查询
健康检测
当前位置:中药大全 > 健康检测 >

麦冬的化学成分,麦冬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增加脑部血流量

时间:2023-02-27 09:22:52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麦冬与经方——麦门冬汤介绍

麦冬与麦冬汤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麦冬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中药,其首载于《神农本草经》。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养阴之功效,为滋阴之要药。临床用于治疗胃阴虚证、肺阴虚证、心阴虚证。

现代研究表明,麦冬中含有的甾体皂苷、高异黄酮、糖类、挥发油和微量元素等有效化学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降糖降血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和免疫调节等药理学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麦冬的临床活用”

叶天士提倡“养胃阴之说”,并结合“五脏者,皆禀气于胃”的理论,活用麦冬于临床各科。叶氏医案中麦冬有如下用途:滋养胃阴,培胃土以养肝熄风;甘润补益胃腑,滋五脏气血之化源。调理补虚:养胃益阴,补土生金,治疗肺胃两虚之肺系疾病;益胃扶土,与清肝、平肝药物同用,治疗胃阴不足,肝木来犯;养阴培中,治疗胃阴不足,中焦失和;甘寒增液,治疗温病耗伤阴津及五志过极,化火伤阴之证;滋阴润燥,治疗肺阴亏损之痿躄,养胃生肌,治疗疮疡久溃而难敛。

另外,麦冬可归心经,还能养心阴,清心热,并略具除烦安神作用。可用于心阴虚有热之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悸怔忡等症。

麦门冬汤介绍

医圣张仲景在经方中,有5首用到麦冬,分别是:麦冬汤,竹叶石膏汤,炙甘草汤,薯蓣丸和温经汤。现介绍麦门冬汤如下:

组成服法:麦门冬60克 ,半夏9克 ,人参6克 ,甘草4克, 粳米6克, 大枣12枚。上六味药,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能主治:清养肺胃,降逆下气。治肺痿。肺胃津伤,虚火上炎,咳唾涎沫,气逆而喘,咽干口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者。

备注:方中重用麦门冬滋养肺胃,清降虚火为君;人参益气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化痰为佐;甘草、大枣、粳米益胃气,生津液为使。诸药合用,使肺胃气阴得复,则虚火平,逆气降,痰涎清,咽喉利,咳喘自愈。

黄芪麦冬泡水喝的功效 黄芪麦冬泡水喝最佳比例是多少

1 黄芪麦冬泡水喝的功效

具体如下:

黄芪麦冬泡水喝中,黄芪味甘性温,具有一定健脾益肺、固表止汗、托疮生肌以及利水消肿的作用;而麦冬具有一定益胃生津、润肺清心的作用;黄芪补气力较强,麦冬长于滋阴,二者合用有益气养阴的作用。

经常被用于热病后期,脾胃气阴亏虚的胃炎隐痛,似饥不欲食,口舌干燥,大便密结等症状,也经常被用于可以用气阴两虚所致的盗汗、自汗或者肺气不足,肺阴虚所引起的干咳无痰等症状,对人体健康具有好处。

2 黄芪麦冬泡水放几粒

一般建议黄芪、麦冬各取3-5g左右即可。

黄芪麦冬泡水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适量饮用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两者一起泡水时,建议黄芪、麦冬各取3-5克左右即可。

小贴士:黄芪麦冬泡水一般可以反复泡3次左右,这样可以充分溶解其营养物质在水中,但超过三次之后,其药用价值就会减少。

3 麦冬和什么一起泡最好 甘草

甘草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甘草酸、甘草甙等,常用于心气虚、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可以治疗咽喉肿痛;麦冬和甘草一起不仅有滋补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体免疫力。

百合

麦冬主要含有沿阶草苷、甾体皂苷、生物碱、谷甾醇、葡萄糖等营养成分,具有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能力;而百合中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有多种生物碱,不仅有良好的营养滋补功效,还能防止干燥等季节性疾病,还能养心安神、润肺止咳。

西洋参

中医认为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有补肺降火、补气养阴、养胃生津的功效,喝麦冬一起泡水喝,可以保护人体心血管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还有降血糖的作用。

4 黄芪和麦冬怎么泡水

材料:黄芪3-5g,麦冬3-5g。

1、先将黄芪和麦冬先用清水清洗一遍。

2、然后准备泡水的器皿,可以用茶壶或是陶瓷杯装黄芪和麦冬。

3、用烧开的水冲泡黄芪和麦冬,不能用温水或是冷水。

4、泡10分钟,时间不易过短,不然会影响营养成分的析出。

灵芝与桑黄,杜仲,麦冬可以一起煎熬吗

你这个药方是老年人大补之方啊。可以一起用。

杜仲又名思仙, 思仲, 木棉等, 在我国南自五岭, 北至长城的广阔地区普遍种植, 是我国特有的植物资源. 杜仲包括木质素类, 环烯醚萜类, 多糖类, 杜仲胶等多种化学成分. 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增强免疫, 抗衰老, 促进骨细胞增殖, 抗肿瘤方面发挥主要的作用。

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Ophiopogon japonicus (Thumb.) Ker-Gawl 的干燥块根. 麦冬性微寒, 味甘, 微苦, 具有滋阴益精, 养阴益气, 清心除烦等功效, 是常用中药之一. 麦冬中含有多种甾体皂, 麦冬多糖等成分, 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麦冬具有抗心肌缺血、抗 血栓形成、耐缺氧、抗衰老、降血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灵芝作为药物有悠久的历史, 历代著名本草书籍均有关于灵芝的论述, 如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将灵芝类列为上品药物, 自古以来, 一直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的珍品, 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 灵芝具有免疫调节, 抗肿瘤, 抗衰老, 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 (Linnearus: Fries) Quelet] 是一种多年生珍稀药用真菌, 由于其特有的药理活性, 使之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并被誉为目前国际公认的抗癌疗效最好的药用真菌之一.对胃癌(MFC)、肝癌(HepA)、乳腺癌细胞(MCF-7)肉瘤癌(S,180)和肺癌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试析中药麦冬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

麦冬,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种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药麦冬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的 论文 范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摘要: 通过回顾和分析近年来麦冬质量评价方面的文献,本文分别对麦冬药材、主要有效成分(甾体皂苷、多糖和高异黄酮)以及麦冬相关制剂进行质量评价分析,认为麦冬品种、有害物质残留及产地加工方法等问题需要得到重视,而麦冬以及含麦冬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有待改进,尤其是麦冬质量控制方法需建立符合道地药材特点的规范化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为麦冬及其制剂质量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论文关键词: 麦冬;复方制剂;质量评价;甾体皂苷;多糖;高异黄酮

中药质量评价研究不仅要体现药材品种、化学成分、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方面,还要与中药的道地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影响道地药材品质的内外因素与临床疗效相结合,以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Gawl.的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列为上品,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其作为常用中药材,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但品种、重金属等问题会影响其市场销售量和临床用药安全,化学成分的含量高低也会影响其临床药效,因此如何建立有效性与安全性相结合的中药质量控制值得重视。

《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2]中麦冬品种项下收载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以及含量测定(比色法)等,也有大量研究分别以麦冬皂苷、多糖和高异黄酮类等化合物为指标对麦冬进行质量评价,本文现对麦冬的质量评价研究做一全面综述。

1 麦冬药材研究

1.1 品种问题

麦冬在 1953~2010 年版药典均有收载,从2000 年版药典起,除了收载麦冬外,还收载了山麦冬,山麦冬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 (Thunb.) Lour. var. prolifera Y.T.Ma或短 葶 山麦冬Liriope muscari (Decne.) Baily 的干燥块根,在被收载入《中国药典》2000 版之前,属于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但由于麦冬药材产量不足,山麦冬则成市场上麦冬商品的主流品种[3]。中医临床上很少将山麦冬作为处方用名,在中药材市场也不标示山麦冬的中药名称,我国药农历来认为山麦冬也是麦冬[4]。两者性味、归经相同[5],而市面售价有高有低,因此多见用山麦冬充麦冬使用。

麦冬与山麦冬药材可通过性状、显微特征等不同进行鉴别,也可采用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孙红祥等[6]对6 个不同产地麦冬和山麦冬药材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认为萧山产麦冬最佳, 其次为慈溪和绵阳, 泉州、南安和襄阳产的麦冬最差,即正品麦冬质量优于山麦冬, 正品麦冬中尤以萧山产者为最佳。

1.2 麦冬有害物质的残留

姚令文[7]对10 个不同批次的川麦冬、5 个不同批次的浙麦冬以及4 个不同批次的湖北麦冬进行了重金属考察,结果表明铅、砷、汞和铜等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药用植物及制剂出口行业标准》规定的含量,但川麦冬和浙麦冬各有两批药材的镉含量超过标准(Cd≤0.3mg/kg)。黄卫平等[8]采用GC 法检测浙麦冬药材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检出滴滴涕的含量远低于《药用植物及制剂出口行业标准》规定的总PPT≤0.1μg/kg。由此可见,有机氯农

药的残留对麦冬质量影响不大,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残留需要得到重视。

据调查,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是经过硫熏的麦冬,其原因是由于麦冬的多糖和水分含量较高,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易生虫,硫薰后能延长贮藏时间。且作为商品药材,经硫熏过的麦冬色泽黄白或淡黄,较未熏硫麦冬的棕黄色容易让消费者接受。然而,麦冬的加工方法如硫薰等对麦冬药材品质有何不利影响仍待进一步研究。

2 麦冬质量评价研究

麦冬的主要成分包括甾体皂苷、多糖和高异黄酮(见表1),除此之外,还含有谷甾醇、豆甾醇、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铜、锌等成分。

据文献报道,川麦冬主含麦冬皂苷D,并含少量麦冬皂苷B,而杭麦冬主含麦冬皂苷B,含少量或不含麦冬皂苷D;川麦冬中甲基麦冬黄烷酮A 的含量高于甲基麦冬黄烷酮B,而杭麦冬中甲基麦冬黄烷酮A 的含量则低于甲基麦冬黄烷酮B,而且杭麦冬中甲基麦冬黄烷酮A 和甲基麦冬黄烷酮B 的总量显著高于川麦冬[41]。林以宁等[42]分别建立了正丁醇和乙醚部位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川麦冬、杭麦冬的正丁醇HPLC-ELSD 的指纹图谱虽存在共有峰,但谱图整体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乙醚部位HPLC-UV 谱图表明两者具有较高相似性。以上研究比较了麦冬药材的品质,对不同产地麦冬药材及麦冬不同化学部位进行了质量评价。

3 含麦冬的中药复方制剂质量评价

2010 年版药典中收载的含麦冬的复方制剂有95 个,占总成方制剂数目(共1063 个)的8.9%。临床上,麦冬作为生脉饮、参麦注射液、玄麦甘桔颗粒等中药复方制剂的重要原料,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在中药复方制剂中,麦冬的质量评价常以对照药材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如润益口服液、妇科养荣丸,在2010 年版药典的成分制剂中也只收录了麦冬的TLC 鉴别,如生脉胶囊、玄麦甘桔颗粒,没有建立麦冬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见表3)。

虽然王勤等[43]采用HPLC 建立参麦注射液的指纹图谱,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但缺乏以麦冬有效成分或专属性成分为指标对中药复方制剂中的麦冬进行质量控制。

4 结语

4.1 麦冬品种问题、有害物质残留及产地加工方法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山麦冬在中药材市场上从不标示山麦冬的中药名称、中医很少将山麦冬作为处方用名以及价格差异等原因导致了山麦冬充麦冬使用,可通过性状、显微、薄层、指纹图谱等鉴别山麦冬和麦冬。2010 年版药典对麦冬药材进行了含量测定,对于山麦冬的含量测定,其甾体皂苷的苷元包括鲁斯可皂苷元、薯 蓣 皂苷元和亚莫皂苷元(yamogenin)[50],也可以以鲁斯可皂苷元为对照品用比色法测定山麦冬总皂苷的含量。麦冬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及加工方法等对麦冬的质量的影响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4.2 麦冬质量评价方法需体现中医药整体性的研究思路

麦冬的主要成分麦冬皂苷、多糖及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等均有相关的质量评价研究,采用了HPLC-ELSD、HPLC-MS、NIR、毛细管电泳(CE)等现代分析方法,对麦冬药材质量进行评价。上述研究中,没有对影响麦冬品质的生态因子、遗传信息、生物效应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也没有将品质评价与临床疗效相结合,因此需要对麦冬药材的生长环境、遗传多样性等进行考察和分析,运用HPLC、1H-NMR 及NIR 等方法对麦冬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角度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综合分析其相关性[51],并对麦冬有效成分及有害物质进行含量测定,建立麦冬规范化的质量标准。

4.3 以麦冬为君药或臣药的中药复方制剂需对麦冬的化学成分进行考察

麦冬价格一平方多少价格?

麦冬价格一平方约10元。

麦冬栽培技术

栽种

栽前须深翻土壤,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肥或厩肥1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栽种前再浅耕1次,整平耙细,做宽1.3米的平畦,畦沟宽4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结合收获麦冬随收随种。选晴天傍晚或阴天栽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至20厘米横向开沟,深5厘米左右,按株距8至10厘米栽苗3株。不能栽得过深或过浅。过深,难于发苗,且易产生高脚苗,产量低;过浅,根露在外面,易晒死或倒伏,影响成活率。将种苗垂直紧靠沟壁栽下,使根部垂直,不得弯曲,否则靠沟壁处不易发根。栽后覆土、压紧,使根部与土壤密接,再用双脚夹苗踩实,使苗株直立稳固。栽后立即浇1次定根水,以利早发新根。

管护

麦冬栽后约15天返青,发现死苗及时拔除,选阴天或傍晚补种。栽后15天须松土除草1次,以后选晴天每隔1个月或半个月除草1次,促进幼苗早分蘖,多发根。10月以后,宜浅松土,勿伤须根。麦冬植株矮小,应做到田间无杂草,避免草荒。

麦冬喜肥,合理追肥氮、磷、钾是麦冬增产的关键。一般每年追肥3次,第1次在7月,每亩施入腐熟饼肥50公斤;第2次在8月上旬,每亩追施入腐熟饼肥80公斤、灶灰150公斤;第3次在11月上旬,每亩追施入畜粪水3000公斤、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以促进块根生长肥大。

麦冬生长期需水量较大,立夏后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大,应及时灌水。冬春若遇干旱天气,立春前灌水1至2次,以促进块根生长发育。

麦冬喜阴湿环境,种植时可实行间作。夏、秋季以间作玉米为好,可减少强烈目光的直射,有利于麦冬生长;冬春季有些地方间作大蒜,但此时正值麦冬地下茎膨大发育期,一般不间作。

采收

麦冬于栽后第2年或第3年的4月上中旬收获。选晴天先用犁翻耕土壤25厘米,使麦冬翻出,抖去泥土,切下块根和须根,分别放箩筐内,置流水中用脚踩搓淘净泥沙。将洗净的麦冬摊放在晒席或晒场上暴晒,干后再用手轻轻揉搓,再出晒,如此反复几次,直至搓掉须根,用筛子筛去杂质即成。若遇阴雨天,可用40℃至50℃文火烘10至20小时,取出放几天,再烘至全干,筛去杂质即成商品。一般可亩产干麦冬150公斤左右,高产时达250公斤。麦冬以粒大而长、形似棱状、肉实色黄白者为佳。

麦冬黄酮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麦 冬 Radix Ophiopogonis

(英) Dwarf Lilyturf Tuber

别名 沿阶草、麦门冬。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块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叶丛生,窄长线形,长15~40cm,宽1.5~4m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稍扩大并在边缘具膜质透明的叶鞘。花葶比叶短,长7~15cm;总状花序穗状,顶生,小苞片膜质,每苞片腋生1~3朵花;花梗略弯曲下垂,常于近中部以上有关节;花被片6,披针形,淡紫色或白色;雄蕊6,花丝极短;子房半下位,3室。果实浆果状,球形,熟后暗蓝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于山坡林下或溪旁。主产浙江、四川;现大量栽培。

采制 夏季采挖,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去须根,干燥。

性状 块根纺锤形或长圆形,两端略尖,长1.5~5cm,直径0.3~0.7cm。表面黄白色,有细纵皱纹。质柔韧,断面类白色,半角质样,中柱细小。气微香,昧微甜。

化学成分 含麦冬皂甙A、B、B’、C、C’、D、D’(ophiopogoninA,B,B’,C,C’、D,D’)、麦冬酮A、B(ophiopogononeA,B)、甲基麦冬黄酮A、B(methy-lophiopogononeA,B)、二氢麦冬黄酮A、B(ophiopogonanoneA,B)等。

性味 性微寒,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养阴生津,润肺清火。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

麦冬

【介绍】

----------------------------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株丛生;根多分枝,常局部膨大成纺锤形或圆矩形小块根,块根长可达3.5cm,直径约7~8mm。叶丛生,革质,长20~65cm,宽1~3.5cm,具9~11条脉。花葶通常长于叶,长35~100cm;总状花序长25~40cm,具多数花,3~8朵簇生于苞片腋内;苞片小,刚毛状;花被片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约3.5mm,紫色;花丝长约1.5mm;花药长1.5~2mm;子房近球形,花柱长约2mm,柱头三裂。种子球形,初期绿色,成熟后变黑紫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药材 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

【拼音名】

----------------------------

Mai Dong

----------------------------

【别名】

----------------------------

虋冬(《尔雅》)、麦冬(《药品化义》)。原植物沿阶草(《江西通志》)又名:羊韭、马韭、羊荠、爱韭、禹韭、忍陵、不死药、仆垒、随脂(《吴普本草》)、羊蓍、禹葭(《别录》)、阶前草(《纲目》)、书带草、秀墩草(《群芳谱》)、马粪草、家边草、韭叶麦冬。药材商品名有“杭麦冬”、“土麦冬”;“杭麦冬”又名:笕麦冬、浙麦冬

----------------------------

【英文名】

----------------------------

Dwarf Lilyturf Tuber

----------------------------

【拉丁名】

----------------------------

药材Radix Ophiopogonis原植物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Ker-Gawl.

----------------------------

【处方名】

----------------------------

麦门冬、麦冬、杭麦冬、浙麦冬、寸冬、寸麦冬、炙麦冬、朱麦冬、朱寸冬、辰麦冬、辰寸冬、鲜麦冬、朱砂拌麦门冬等 处方中写麦门冬、麦冬、寸冬指生麦冬。为原药材去杂质,洗净晒干入药者。 炙麦冬为净麦冬用文火炒至微黄入药者。减缓寒凉,养阴而不腻胃。 朱麦冬又名朱寸冬、辰麦冬、辰寸冬。为净麦冬喷水少许微润,将朱砂细粉撒布均匀,使朱砂粉与麦冬粘连一块而入药者。偏于镇惊安神。 鲜麦冬为其鲜品洗净入药者。

----------------------------

【商品名】

----------------------------

浙麦冬:又名杭麦冬、笕麦冬。为产于浙江杭州笕桥一带者。后泛指产于浙江者。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川麦冬:为产于四川者。产量最大。 连心麦冬:不抽去心者。 去心麦冬:为抽去心者。 均以个大、肥壮、半透明、质柔、色黄白、有香气、嚼之发粘、干燥无须根者为佳。

----------------------------

【中药配伍】

----------------------------

1、配元参, 一清一滋,金水相生,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儿阴伤咳嗽,不食,苔花剥者有效。2、配半夏,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功悉具,宜于肺胃阴伤,气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干而渴等症。3、配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功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4、配沙参,肺胃同治,具有清肺凉胃,养阴生津之良好效用,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喉干燥等症。 5、配粳米,适用于热病之后,或慢性病中出现的胃中气阴两伤证,具有较缓和的清补作用。 6、配乌梅,酸甘化阴,生津止渴效力显著,外感所致的肺胃津伤渴甚或内伤而见的胃热津伤消渴,均可选用。又乌梅能涩肠固脱而止利,合麦冬救阴以润燥,对于久泻久利,大肠津脱,虚火上炎之喜唾,喉干难忍,引饮无度者,尤为适合。

----------------------------

【药性说明】

----------------------------

本品甘寒清润,善清心肺之热而养阴除烦,兼可清润胃肠而止渴润燥。抗实验性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

----------------------------

【功效】

----------------------------

1.养阴清热 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 2.润肺止咳 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

【用途】

----------------------------

1,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 a.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b.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c.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3,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

【主治】

----------------------------

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

【临床应用】

----------------------------

治疗百日咳:麦冬、天冬各20g,鲜竹叶10g,百合15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78页)。 1.阴虚燥咳、咯血等:麦冬、天冬、川贝各9g,沙参、生地各15g,水煎服。 2.热病心烦不安:麦冬、栀子、竹叶各9g,生地15g,莲子心6g,水煎服。 3.糖尿病:党参、麦冬、知母各9g,竹叶、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获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4.萎缩性胃炎:党参、麦冬、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5.阴虚内热、津少口渴:麦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

----------------------------

【注意事项】

----------------------------

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②《药性论》:“恶苦YAO。畏木耳。”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1、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2、有报道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3、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

【来源】

----------------------------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Ker-Gawl.的块根。

----------------------------

【产地分布】

----------------------------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或为栽培。药材主产浙江、四川。此外,江苏、贵州、云南、广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亦产。

----------------------------

【化学成分】

----------------------------

沿阶草块根含多种甾体皂甙,其甙元为罗斯考皂甙元(Ruscogenin);还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β-D-glucoside)。果实含沿阶草甙(Ophioside),为山柰酚-3-葡萄糖半乳糖甙。沿阶草变种Ophio-pogon japonicus Ker-Gawl. Var. Genuinus Maxim.块茎含多种甾体皂甙,分别称做沿阶草皂甙(Ophiopogonin)A、B、C、D等。其中沿阶草甙A、B、D的甙元都是罗斯考皂甙元。还含β-谷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β-L-葡萄糖甙;果实含沿阶草甙。大叶麦冬 块根含β-谷甾醇、氨基酸、维生素A、葡萄糖、甾体皂甙。块根含麦门冬皂甙A、 B、C、D(ophiopogonin A,B,C,D),甙元均为假叶树皂甙元(ruscogenin),糖的部分,麦门冬皂甙A为岩藻糖(fucose)、鼠李糖、乙酸根,麦门冬皂甙B为岩藻糖、鼠李糖,麦门冬皂甙D为岩藻糖、鼠李糖、木糖;另含麦冬皂甙B’、C’、D’(ophiopogonin B’,C’,D’),甙元均为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尚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麦冬甲基黄烷酮A、B (methylophiopogonanone A, B)、麦冬黄烷酮A(ophiopogonanone A)、甲基麦冬黄酮A、 B(methylophiopogonone A, B)、麦冬黄酮A、B(ophiopogonone A, B)、异麦冬黄酮A (isoophiopogonone A)、去甲基异麦冬黄酮B(desmethylisoophiopogonone B)、6-醛基异麦冬黄酮A、B(6-aldehydoisoophiopogonone A, B)等;另分得5个高异黄酮类化合物。此外,含lv草烯(2-humulene)、calciombornyl sulfate等萜类化合物,以及萜甙(terpenoid glycoside)。

----------------------------

【制剂】

----------------------------

1.麦冬中的总氨基酸及糖类化合物有较好的耐缺氧作用。煎剂及水提物除有提高耐缺氧、增加冠脉流量外,尚能抑制心肌,减慢心率,降低血压,舒张主动脉,扩张外周血管;大剂量可加大脉压差等。还拟有中枢镇静作用。 2.乙醚提取物对离体蛙心有强心作用。大剂量可抑制,乙醚残留物也有类似作用。只较短暂。 3.对实验动物心肌的缺血缺氧性损害有防治作用。麦冬与丹参的对照研究表明。麦冬能改善心肌血液动力学效应,而丹参在这方面则无显著变化。 4.麦冬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缩力作用。与小剂量硫酸镁合用,可预防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能量供给,限制心肌梗塞范围。此外。有升高血糖及抗菌作用。

----------------------------

【药理知识】

----------------------------

麦门冬、麦冬、杭麦冬、浙麦冬、寸冬、寸麦冬、炙麦冬、朱麦冬、朱寸冬、辰麦冬、辰寸冬、鲜麦冬、朱砂拌麦门冬等 处方中写麦门冬、麦冬、寸冬指生麦冬。为原药材去杂质,洗净晒干入药者。 炙麦冬为净麦冬用文火炒至微黄入药者。减缓寒凉,养阴而不腻胃。 朱麦冬又名朱寸冬、辰麦冬、辰寸冬。为净麦冬喷水少许微润,将朱砂细粉撒布均匀,使朱砂粉与麦冬粘连一块而入药者。偏于镇惊安神。 鲜麦冬为其鲜品洗净入药者。

----------------------------

【采收】

----------------------------

商品大多为栽培品。浙江于栽培后第三年立夏时采挖,称“杭麦冬”;四川于栽培第二年清明后采挖,称“川麦冬”。野麦冬多在清明后挖取,习称“土麦冬”。麦冬挖起后,剪下块根,洗净泥土,暴晒3~4天,堆通风处,使其反潮,蒸发水气,约3日,摊开再晒,如此反复2~3次。晒干后,除净须根杂质即可。

----------------------------

【加工炮制】

----------------------------

将原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木心,再洗净晒干。 朱麦冬 取去心麦冬,置盆内喷水少许,徽润,加飞朱砂(麦冬100公斤,用朱砂2公斤)撒布均匀,上下翻动,至麦冬表面匀被朱砂为度,取出晾干。朱砂拌后可增强清心安神作用。 ①陶弘景:“(麦门冬)以肥大者为好,用之汤泽,抽去心,不尔,令人烦。”②《纲目》:“麦门冬,凡入汤液,以滚水润湿,少顷,抽去心,或以瓦焙软,乘热去心;若入丸散,须瓦焙热,即于风中吹冷,如此三、四次即易燥,且不损药力,或以汤浸捣膏和药亦可,滋补药以酒浸擂之。”

----------------------------

【储藏】

----------------------------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

【来源考证】

----------------------------

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吴普本草》:“麦门冬,生山谷肥地,叶如韭,肥泽丛主,采无时。实青黄。”②《别录》:“麦门冬,叶如韭,冬夏长生,生函谷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间久废处。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阴干。”③陶弘景:“函谷即秦关,而麦门冬异于羊韭之名矣,处处有,以四月采。冬月作实如青珠,根似穬麦,故谓麦门冬,以肥大者为好。”④ 《本草拾遗》:“麦门冬,出江宁,小润;出新安,大白。其大者苗如鹿葱,小者如韭菜。大小有四种,功用相似,其子圆碧。”⑤《本草图经》:“麦门冬,今所在有之。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雕,根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珠形,四月开淡红花,如红蓼花,实碧而圆如珠。”⑥《纲目》:“麦门冬,古人惟用野生者,后世所用多是种莳而成。其法四月初采根,于黑壤肥沙地栽之,每年六月、九月、十一月三次上粪及芸灌,夏至前一日取根洗晒收之。其子亦可种,但成迟尔。浙中来者甚良,其叶似韭而多纵文,且坚韧为异。”⑦《增订伪药条辨》:“按麦门冬,出杭州笕桥者,色白有神,体软性糯,细长皮光洁,心细味甜为最佳。安徽宁国、七宝,浙江余姚出者,名花园子,肥短体重,心粗,色白带黄,略次,近时市用,以此种最多。四川出者,色呆白短实,质重性粳,亦次。湖南衡州、耒阳县等处亦出,名采阳子,中匀,形似川子,亦不道地。大者曰提青,中者曰青提,小者曰苏大、曰超级大等名目,以枝头分大小耳。”

相关文章
  • 麦冬的化学成分,麦冬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增加

    麦冬的化学成分,麦冬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增加

    麦冬与经方——麦门冬汤介绍

    麦冬与麦冬汤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麦冬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是我国传

    2023-02-27 阅读全文
  • 土茯苓和五指毛桃哪个祛湿效果好,五指毛桃有壮

    土茯苓和五指毛桃哪个祛湿效果好,五指毛桃有壮

    五指毛桃根煲汤可以配土鸡炖汤。准备材料:五指毛桃1小困、土鸡半边、姜片3片、盐适量。步骤:1、五指毛桃和鸡肉洗干净。2、鸡、五指毛桃放砂锅加姜片、水末过材料。3、开火烧开转慢火煲一小时左右。4、煲好加盐调味即可。5、调味之后,就可以喝了。一、健脾补肺五指毛桃属于温性的中药材而且主要归入人体的脾经、肺经以及肝经,因此具有健脾补肺的药用价值,特别是对脾虚乏力、消化不良、肺虚久咳等病症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建议五指毛桃和薏米配伍,也可以和祛湿显著的土茯苓配伍。

    2023-01-28 阅读全文
  • 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图片(女贞子作用和功效)

    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图片(女贞子作用和功效)

    女贞子作为一种草药,有降血脂、保护肝脏、乌发明目、抗菌消炎、提高免疫的作用。女贞子是一种路边常见的植物,种子可以作为药用。女贞子性凉,味甘偏苦,有很好的滋补肝肾的作用。女贞子多用于肝肾阴虚的疾病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女贞子的成分是什么,都有哪些作用和功效。女贞子的成分女贞子含有齐墩果酸、乙酰齐墩果酸、熊果酸、甘露醇、葡萄糖、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成分。

    2023-01-04 阅读全文
  • 海马泡酒最佳配方,海马泡酒最佳配方窍门

    海马泡酒最佳配方,海马泡酒最佳配方窍门

    海马泡酒的做法,可以将海马单独泡酒,也可以将海马和其它材料一起搭配泡酒[配方(仅供参考)]海马150克, 红枣50克,红参10克,海龙9克,当归,牛膝各60克[制法] 将前6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过滤去渣,即成。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 title=海马泡酒最佳配方,海马泡酒最佳配方窍门

    2023-01-04 阅读全文
  • 海蛸与海螵蛸是一种药吗,海螵蛸是什么药材

    海蛸与海螵蛸是一种药吗,海螵蛸是什么药材

    海螵蛸是一种中药,是用乌贼的内壳入药。有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作用,可以用于肾气不足,肾失封藏所致的遗精滑精。海螵蛸,中药名。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Roehebrune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的干燥内壳。分布于浙江、福建、山东等地。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

    2023-01-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