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健康检测
当前位置:中药大全 > 健康检测 >

同仁堂老字号被摘,同仁堂被取消老字号

时间:2023-01-25 18:24:10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同仁堂"一年六上黑榜",老字号为何深陷质量泥潭?

今天刚看到一则新闻,是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同仁堂一年六次登上质检黑榜,涉及生产的相关产品抽验结果不合格、销售劣药等。对这件事情我之前也有一些了解,大致就是同仁堂在很多的中药药材方面偷工减料,有些药品的成分、含量都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其实这类的事情在里面前曝光出来的时候就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因为这老字号重在一个“老”字,人们都很难想象我们曾经常用的老牌子居然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问题。

但是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不是加强质量上的严格把控,不是加强药材方面和技术方面的保障,而是像一只失去了飞翔的心的鸟儿,即使拥有着翅膀,却只愿深陷在泥潭中而不肯努力去飞翔。就在这一年里,同仁堂在第一次爆出质量问题的时候为何没有任何改过的地方,居然六次“荣登”黑榜,放眼中国的老字号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知错不改”的,所以这不是老字号的深陷质量问题,在我看来这仅仅就是同仁堂这个公司的问题了。

为什么同仁堂没有采取措施而是不停的掩盖事实?

在2月18日,同仁堂在发布的澄清公告上说,“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集团公司)下属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媒体所关注的“炙甘草”、“(烫)骨碎补”、“熟地黄”、“翻白草”为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生产和销售,非本公司产品;本公司未生产该类饮片产品。”这份公告的意思也就是说同仁堂并不承认这是母公司所生产的,而是母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打着同人放的旗号所生产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

从母公司的说法上来看,这个子公司是有独立的法人代表的,所以不能被称为分公司,而从法律上来看其实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权也没有那么多,在某些方面上来说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以子公司自身的全部财产为限对其经营负债承担责任,简单的认为可以说母公司对子公司所出事情是有不必要负责生产的权利。但现在的子公司一般都不是像分公司一样是传承着企业的管理,最普遍的是小公司在运营情况不好的情况下卖其股份成为子公司,但是母公司在确定是否同意该公司能否成为子公司的时候都是有严格的考察要求的,从这个方面看来,母公司定期的检查不规范才会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

2016年2月,山东省食药监局发布了《山东省药品质量公告》中,潍坊寿光市康华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因售卖性状不合格的翻白草,遭到通报。

2016年8月,四川省抽验古蔺县中医医院生产的7批次非基本药物 “加味左金丸”产品装量差异登“黑榜”。

2016年10月,淄博市食药局网站发布《淄博市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统计报表(9月)》中,涉及的企业和个人因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全部受到相应处罚,其中就包括北京同仁堂淄博药店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劣药。

2016年10月,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16年二季度药品监督抽验结果,其中,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责任有限公司再登黑榜。

2016年12月,贵州省药监局官网发布《2016第二期贵州省药品检验不合格质量公告》中,将贵州省抽查检验情况及不合格药品的情况向公众予以公告,名单中,包括了北京同仁堂 (亳州)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烫)骨碎补、通化金马药业生产的二丁胶囊。

2017年2月,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公布了2016年下半年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结果,其中,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责任有限公司因为炙甘草含量测定项目不合格而再登黑榜。

从这些刺眼的事实中,母公司在16年2月事情发生后仍然没有任何的改进措施,甚至每次都是依靠着说“该公式不是本公司”这样蹩脚的借口和理由来说事。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仔细观察同仁堂的股票涨跌上来看,同仁堂的股市已经呈现一直跌的状态下,这也正是因为人们开始对同仁堂的失望。其实,在零几年的时候,应该算是同仁堂的黄金时代了,这个时候本应该是巩固公司的最佳时机,而同仁堂却在这个阶段下不停的收购子公司,不断的了扩大“发展”,这才给现在的情景埋下了一个祸根。

除了这个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说,“中药饮片是中药产业链重要一环,但近年来,中药饮片屡次被曝出存在质量问题。知名企业出现质量危机反映的是整个中药行业面临的问题。” 

从这个方面上来看,这中药行业的产业链还是有很大危机的,这方面的问题有相当大的部分还是出现在中药的原料上。行业内人士透露,大多数行业内人士都是知道的,现在的原料走向上是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的,一流的药材用于出口,二流的药材则流进了大医院,而那些不合格、劣质的三流药材甚至有些都是药渣子却都被做成了五花八门的中成药,这样也就是为什么中药的质量问题会如此频繁的出现,蔡宝昌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说道:“你按照标准来做,成本就会高,医院不接受,逼良为娼。”

除了这个方面影响了中药的原材料吗?我认为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像现在环境的恶化导致中药的原材料受到了污染,又或者是人们操作时工艺的渐渐流逝,而我认为最为重要的还是对原材料制作上的监管过于软弱,甚至是可以说是医官相护,这才导致了中药材料方面越来越大的空挡。

那么为什么好的原材料回出口,而药渣子会被做成中成药来给我们自己的国人服用?

这正是因为国内的监管力度完全不够,因为外国对医药原材料的监管非常的严格,如果不是好的材料是无法进入国外的医疗系统的,而中国简直可以说是混水摸鱼,所以各个制造商当然是选择将好的原材料出口,而本国的制造就无所谓质量了,而且这样的同时是在减少制药的成本,在中国如此暴利的产业中,这样的高利润当然获得了各个制药厂们的喜爱,这才慢慢的演变成了现在这样不可收拾的地步。

北京同仁堂再被批评,3年上黑榜23次,曾因蜂蜜造假被罚1400万元

北京同仁堂又因违规行为被通报批评。

日前(7月26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对于北京阳光博爱医院等4家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行为处理决定的通报》显示,北京阳光博爱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北方红旗机电有限公司医院、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等4家定点医药机构的违规行为导致医疗保险基金损失,在 社会 上造成不良影响,破坏了定点医药机构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因存在部分治疗项目无相关记录等问题,被处罚全市通报批评,并追回违规费用。

而健识局也注意到,北京同仁堂集团昨天(8月1日)在其官网上公布此次违规行为的情况说明。同仁堂方面称,此次《通报》中所描述的问题系2018年12月北京市东城区医保中心开展有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具体包括:部分治疗项目无相关记录。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在发现问题后,立即开展整改工作。2019年5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医保中心开展的“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中,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未出现违规问题,《通报》中所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得到主管部门认可。

北京市医保局要求全市各定点医药机构要引以为戒,严格执行医疗保险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珍惜定点医药机构荣誉,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此次同仁堂作为定点医疗机构,存在治疗项目无相关记录将意味着什么?可能会接受怎样的处罚?

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办法(试行)》显示,定点医药机构应按服务协议约定做好参保人员的就医购药管理、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范围管理、药品管理、信息管理、费用管理等工作,按规定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医药费用。

若出现违反服务协议约定的行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视违约情形采取通报批评、黄牌警示、中断执行协议、解除协议等措施进行处理并向 社会 公布,记入 社会 保险信用系统。

作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打击医疗机构骗保已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4月,北京市打击欺诈骗保专项工作全面铺开。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专项行动,希望能强化群众法律意识,鼓励 社会 各界参与监督,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构建全 社会 共同关注医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

据健识局了解,此次专项行动主要将在三个方面集中发力:

根据北京市的统一部署,此次专项行动将进一步严厉打击医疗保障领域违法违规和欺诈骗保行为,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压实监管责任,堵塞制度漏洞,巩固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

事实上,近几年北京同仁堂问题事件频发,正在遭遇着信任危机。

2018年12月,有媒体曝光北京同仁堂下属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瓶装蜂蜜之受托加工方“盐城金蜂食品 科技 有限公司”, 存在“回收过期蜂蜜、涉嫌更改生产日期”的情况,并以暗访视频为证,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2019年2月,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管局、北京市大兴区食药监局同日公布行政处罚结果,证实同仁堂蜂业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对其罚款超过1400万元,没收3300瓶蜂蜜等。

2月1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撤销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中国质量奖称号,收回证书和奖杯。业内普遍认为,尽管“蜂蜜门”对公司收入和利润方面的影响甚微,但此事背后暴露出同仁堂在产品质量管控以及子公司管理方面的漏洞风险,影响或远甚于财务之上。

与此同时,同仁堂还就产品质量频频爆出问题,近年多次因产品不合格被监管部门通报。仅2016年,同仁堂就因质量问题被“点名”6次,涉及翻白草、加味左金丸、熟地黄、(熟)骨碎补等品种。

而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公布了22份不合格中药饮片名单中,同仁堂以14次的“成绩”位居第二,其中由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中药饮片有5次上“黑榜”。

2018年底,国家食药监总局又发通告,北京同仁堂等企业生产的63批次甘草(甘草片)被曝不合格。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三年内,同仁堂已经23次上了质量“黑榜”。有分析人士指出,同仁堂作为百年老字号更应珍惜品牌爱惜羽翼,一旦真的失去消费者信任,老字号的优势也会被逐渐透支。

了解同仁堂历史的进

同仁堂的历史

过去的年代人们有了病都看中医,吃中药,北京城里的中药店有很多,最有名的是位于大栅栏的同仁堂,位于菜市口的鹤年堂,崇文门外大街的千芝堂也比较知名。同仁堂创办于清康熙年间,确切年代已无法考证,但不晚于1669年。同仁堂的创办人姓乐,是浙江宁波人,祖上早在明永乐年间就来到北京,几代人都是以行医卖药为业。到了清初,乐家的后代乐尊育进人太医院,当过吏目。他立志提高中药的质量,于是就在前门外打磨厂开办了一家制药作坊,后来又将“乐家老铺”改名“同仁堂”。

乐尊育的儿子乐梧岗在康熙十四年乡试落第,于是继承父业在大栅栏开办同仁堂药店。同仁堂前边是店,后边是作坊,自制自卖。由于同仁堂一向注重药材的质量,信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承诺,同仁堂的中成药在市面上一向声誉很高,像治疗乙型脑炎的安宫牛黄丸,治疗半身不遂的再造丸,治疗筋骨麻木的大活络丹,治疗关节炎的虎骨酒,治疗中风不语、口眼歪斜的苏合香丸,治疗高烧不退的紫雪散,治疗痰火内发的牛黄清心丸,治疗妇女不孕症的女金丹,治疗神志昏迷的局方至宝丹,治疗神经衰弱的参茸卫生丸,被称为同仁堂的十大王牌。同仁堂生产的中成药有4O0多种,大部分都经过反复实验,配方合理,剂量合适,有明显的疗效。同仁堂对药材的质量要求很严,早年间所有的药材都从河北安国县的药材市场上购买,后来也由北京的四大药行供货。药材商们总是把最好的药材卖给同仁堂。在安国的全国最大的药材市场上,药材商们都要等同仁堂来人后才开市,因为同仁堂的收购量大,出价高。对一些珍贵药材例如人参、麝香,同仁堂还派出专人去产地采购。

中药的制作是很麻烦的,像蜜丸的制作需要经过蒸、炒、煅、烫、制、浸、霜冻等四十多道工序。有些成药制成后还要放上几年,使燥气减少后才能出售,这样一来必然占压了资金,但却提高了药物的疗效。

从清雍正元年开始,同仁堂就开始专门为清宫御药房提供中药了,连皇帝、后妃吃的药也是同仁堂制作的,这样同仁堂就从经费上获得了朝廷的大力支持,有时清宫一次拨给同仁堂的经费就够用上几年的。同仁堂多次为宫内办药,都要先由太医院奏明皇帝,再下圣旨到全国各地,命令各地将上好的药材上贡送到北京。同仁堂还常常打着朝廷的旗号到处收购上等药材,使其他药店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由于同仁堂的名气大,外地的一些商人也将自家药店改名“同仁堂”,为此在咸丰、同治年间,官府特地下告示,声称对冒同仁堂之名开办药店者一律治罪。也确实有药店因此事被查封,店主被游街示众三天。在没有经济法的旧时代,官府为一家商店如此兴师动众,可以说是十分少见的。

同仁堂的第十代传人乐印川在咸丰年间还捐了四品衔的候补道,后来又捐得从二品典封,任军机引见,受赏顶戴花翎,使同仁堂官商的地位更加牢固。为了获得社会舆论的赞誉,同仁堂十分注重开展各种公关活动,树立乐善好施的企业文化形象。例如每当京城会试期间,同仁堂总要向应考举子赠送四季应时药品,这些举子考中后做了大官,自然少不了照顾同仁堂的买卖,或为同仁堂提供特权,或为同仁堂介绍主顾。北京城里许多王府把记帐本留在同仁堂,由同仁堂负责向府内供应中药,到年底结帐。每年冬天,同仁堂都要开办粥厂,使那些饥寒交迫的贫民勉强能够糊口。此外同仁堂还要施舍棉衣给那些衣不蔽体的穷人。每年夏天同仁堂则向穷人发放一些治疗预防中暑的药。同仁堂举办的这些慈善事业,是从药店经营的利润中提取的,据说能占到利润的三分之一。尽管这些举措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穷人的生活状况,但是这种疏财济贫的义举毕竟是值得称道的。

1900年八国联军人侵北京期间,大栅栏地区的一场大火将同仁堂铺面的前庭烧毁,家具和珍贵的医书也被烧毁,一些侵略军官兵常到店中骚扰勒索,使同仁堂的损失很大,后来经乐印川妻子许氏的努力,使同仁堂逐渐得到恢复。

1907年许氏病逝后,同仁堂由乐印川的四个儿子共管,同仁堂的职工也分为四派,实行寄卖制与四派之间的矛盾使同仁堂的经营管理逐步陷于混乱。后来经四人商量,决定各人在外边自立门户,可以用“乐家老铺”的招牌,但不能用“同仁堂”的字号。于是,乐家人开设的分号遍布全国,像乐仁堂、沛仁堂、济仁堂、达仁堂、宏济堂、颐龄堂,最后竟达3O多家,自相竞争的结果,使同仁堂老店的经营状况越发艰难。

北京沦陷期间,日本商人也想染指同仁堂。他们派人向乐家提出人股的要求,乐家人花了很多钱找权贵疏通,总算躲过了一场灾祸。抗战胜利后,元气尚未恢复,同仁堂又在金圆券急剧贬值的风波中损失惨重。库存的珍贵药材亏损殆尽,无力支付职工工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才获得新生,药店翻修一新,拥有三家药厂,成为北京最大的中药店,全国四大药店之一。同仁堂的中成药远销到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同仁堂董事长高振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编辑 王小

2021年2月22日,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北京市监察委员会官网发布消息,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振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这件事在业内早有风声,“终于公布”。一位医疗从业者看到这一信息感慨道,2018年、2019年左右,这件事就已经有一点消息了。

高振坤同时还担任上市公司同仁堂(600085.SH)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2月23日,同仁堂公告称,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同时将尽快召开董事会会议,推举一名董事代行董事长职务,代行法定代表人的职责。

在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官网上,高振坤是2021年第四位被查的干部。他在同仁堂公司体系内任职可追溯至2001年,至今已有20个年头。

高振坤是河北安国人,1963年7月出生,今年58岁。他从16岁就参加工作。回溯其工作履历,至少有20年的时间他是在同仁堂度过的。

Wind数据显示,2001年4月,高振坤在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四年后担任总会计师。截至被查时,他在同仁堂体系内仍担任多个职位。同仁堂2019年年报写到,高振坤同时任北京市东城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高振坤涉及到上市公司共有两家,其一,2015年6月至今为A股公司同仁堂的董事长;其二,曾在2015年开始担任港股公司同仁堂 科技 (1666.HK)的董事长,2019年卸任。

截至2月23日收盘,上述两家上市公司股价均大涨,同仁堂涨7.34%,同仁堂 科技 涨12.35%。

被查前,高振坤最后一次公开参与同仁堂的会议,是在2020年年底。2020年11月27日,同仁堂集团召开中药材种养殖基地工作会,这次会议有近百人参加,总经理高振坤露面,同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平,副总经理丁永玲、顾海鸥、文勤等,种养殖公司和基地负责人也都曾参与,还参观了中国中药公司科研与种业基地。

高振坤在同仁堂漫长的20年任职中,经历过数次与质量安全有关的争议事件。

其中,最为知名的是,2018年底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产商将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回收,此事一经曝光,引发北京市纪委监委的问责调查,最终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同仁堂共有14人被问责处理。

高振坤时任北京同仁堂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北京同仁堂股份董事长,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当时,调查组的结论是,北京同仁堂集团党委没有充分发挥在国有企业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内部管理混乱,对下属企业监督管控不力,对控股企业存在的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问题失察失责,相关企业质量管控制度虚化不落实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损失,对“同仁堂”品牌形象产生恶劣影响。

当时的事件对同仁堂影响深远,原因在于触及了食品安全这条红线。

同仁堂作为老字号企业,素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自诩。但过期蜂蜜事件动摇消费者信心,对同仁堂旗下各公司也产生负面影响。

“整体对产品质量的把控非常严格,但共用一个品牌,很容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上述同仁堂子公司员工说。

高振坤2015年至2019年在同仁堂 科技 担任董事长期间,这家公司也涉及过几次纠纷。例如,2016年3月,有消费者委托检测机构,对该公司的食用阿胶做检测,结果与实际投料情况完全不符,提出质疑。该公司把相关批次的企业留样产品,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进行检验,结论是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鉴别项要求。

同仁堂作为国有老字号企业,集团家大业大,有36个生产基地,可生产2600多种药品和保健食品,其中,以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乌鸡白凤丸最为知名。

邓勇分析,像同仁堂这样的国企品牌,这种无形资产属于国有资产,不能因为领导跟某些企业或个人存在利益输送,就到处贴牌,让国有资产面临巨大的名誉、声誉受损的风险,甚至面临经济赔偿。

同仁堂最近的尝试,是在零售领域推出“知嘛 健康 ”品牌。在北京市的双井地区,同仁堂已经开出了一家咖啡馆,单品包括“黑枸杞拿铁”“益母草玫瑰拿铁”“山茶陈皮美式”等,被评价为老字号的“朋克 养生 局”。

上市公司同仁堂近五年来业绩较为平稳,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利润水平开始出现下滑。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营收和利润较去年同期继续下降,营业收入6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6.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减少了27.28%。

为何全聚德的老字号地位,会被同仁堂取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聚德也在试图引入外部资本、上线外卖、并购等方式,来达到转型的目的,但都不尽人意,从而知道老品牌对消费者吸引力再逐渐降低。

餐饮业连年增长,而老字号却逐渐失去市场,它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1、餐饮企业掉队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

伴随着年轻消费者的日益成长,变成新一代的消费主力军,新一轮的品牌年轻化,就是老品牌面临的最大难题。

之前,全球的市场咨询公司发布的《2019年10大全球消费趋势》,显示如今的消费者在选购时,会更加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会更相信自己的选择与判断,并渴望获取更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由此可见,顺应时代、尊重消费者、尊重市场,是餐饮人的经营选择。对于老品牌来说,品牌的年轻化,在于品牌中注入新鲜活力,以此在年轻消费者找到共鸣,并形成更广泛的辐射作用。

所以不论是从形象上、产品上、氛围上,老字号餐饮都需放下等客上门的固定思维,拓展多元的消费人群,培养未来的潜在粉丝。

2、产品集中且相似,从而使消费者出现“早餐店”“年货街”的印象,局限了品牌的发展

餐厅若想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替品牌免费做宣传,就必须要打造出让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的“爆品”,因为“爆品”是创造品牌口碑的利器。

打造出“爆品”之后,还要为产品附加信息值,如美观、品位、故事、或符号植入等,尽可能多的为产品增加功能以外的信息价值。

像百事可乐是年轻活力的象征、王老吉是中国崛起的文化象征那样,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口碑。

老字号逐渐失去市场,而新一代的主题快餐正在逐渐占据市场,它们又是什么优势呢?

1、独特的产品口味,辣集堆是一家以麻辣、香辣、酱辣、甜辣、酸辣5大系列为主的口味产品,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卤味儿,像鸡爪、鸭脖等。

2、普通常见的食材,食材是一家餐厅的基础原料,若是用不常见的食材,消费者接受程度与否还是个未知数,用常见的消费者接受能力比较快。

3、品牌人格化,所谓品牌人格化就是主题餐厅,辣集堆快餐店就如同“海贼王”餐厅一样,有着自己的人物形象、品牌故事。

同仁堂绩落后,质量堪忧,人事震荡,这块百年金字招牌还能撑多久?

作为医药行业的金牌老字号,同仁堂这个名字一直都是震天响的。不过你对于中药的看法如何,这三个字你肯定或多或少有听过。作为一个发展了上百年的品牌,同仁堂所售商品的品质一直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发展到眼下,同仁堂的营收却越来越少,利润也越来越低,尝试转型也未取得特别好的效果。

同仁堂的问题出在哪里?

不管是什么企业,成本总是需要首先考虑的东西。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和疫情的影响,很多药材的原价格都纷纷上涨,同仁堂的生产成本也随之提高。不过这个问题,不止同仁堂一家企业在面对。除此之外,同仁堂现在还面对着两个严峻问题。1.因为某些原因,北京同仁堂总公司的董事长和经理都被停职调查。2.近些年来的一些产品质量问题的风波,让同仁堂的信誉越来越低。多种原因夹杂在一起,造成了同仁堂现在尴尬的局面。

同仁堂现在该怎么做?

同仁堂所在的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即医药行业。在这个行业里,如果你的产品质量不行,那么造成的后果将会是致命的,所以我认为同仁堂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产品质量问题抓好来,让顾客可以买到有效、贴心的药品。除此之外,我认为同仁堂还应该把握好转型的方向,往正确的方向上转型。转型卖咖啡、奶茶虽然不能说错,但是跨度太大,很多顾客往往只愿意尝个新鲜,不愿意做后续付费。因此这条路是比较难走的。在我看来,同仁堂可以将医药和现代AI科技结合起来,为顾客提供合适的保健品推送服务,这样的机制,不知道你觉得如何?

有“同仁堂”这个招牌在,它永远会有顾客进门,但是有多少顾客,能不能让这块招牌常亮常新,就要靠同仁堂自己了。

相关文章
  • 中药黄精是什么做的,中药配方中的黄精有什么功

    中药黄精是什么做的,中药配方中的黄精有什么功

    那种看上去黑黑的黄精是制黄精,是经过了加工处理的黄精。黄精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生黄精,是黄色的;生黄精都是经过加工处理(蒸制),颜色呈黑色,在中药上区别鲜黄精,叫做制黄精。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 title=中药黄精是什么做的,中药配方中的黄精有什么功效

    2023-02-02 阅读全文
  • 2022年龙胆草多少钱一斤,最新龙胆草价格多少一公

    2022年龙胆草多少钱一斤,最新龙胆草价格多少一公

    2020年惊心动魄的上半年已经走完,在这半年中看到了太多的急遽反转,应该是有生以来最难忘最焦虑,最跌宕起伏的半年。 在这半年看到了世界经济的突然崩溃,先后见证了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1929年的大萧条,2008年的金融危机。人类100年的风云变幻,就这样浓缩在了2020年上半年。 2020年上半年的药市也是有风有雨也有晴,年初新冠病毒疫情使得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广藿香,贯众等药材一夜火爆。

    2023-01-25 阅读全文
  • 北京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天地科技有限公

    北京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天地科技有限公

    北京新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是2011-11-30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17层A-2005-024号。北京新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8587684105B,企业法人朱庚铭,目前企业处于注销状态。北京新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销售自行开发的产品;计算机系统服务;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软件开发;软件咨询

    2023-01-13 阅读全文
  • 陈盛喜欢石燕子吗,陈盛和石燕子结局

    陈盛喜欢石燕子吗,陈盛和石燕子结局

    陈盛与石燕子之间是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他们是知己,更似兄妹。陈盛对菊香爱得深沉而执着,却因为身份差别无法得偿所愿。陈盛是剧中所有男性里,少有的三观正,人品好的男人。石燕子属于风尘女子,出入各种灯红酒绿的场合,却也有一腔热血。她对日本人深恶痛绝。当时的新加坡,男尊女卑,只有千金大小姐才有机会上学,国内局势也动荡不安,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家可谓风雨飘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石燕子遭受外国人的纠缠,对日本人十分痛恨的她自然不肯屈服,这时候陈盛出场了。两个骨子里充满正义感的人就

    2023-01-25 阅读全文
  • 吃了3个月桑葚头发(吃了3个月桑葚头发变多,是真

    吃了3个月桑葚头发(吃了3个月桑葚头发变多,是真

    吃桑葚对头发好的,有护发养发作用。分析:吃桑葚可以补养精血,发为血之余,对头发有好处。桑葚有补肝肾的作用,对头发的生长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桑葚通过补养精血促进头发生长,但是毕竟只是食疗,作用可能不会那么明显,所以日常要注意护理。日常护理方法:一:按摩干枯毛躁的头发想让头发恢复光泽,那么就要关注肾上腺是否运转正常,所以通过指压肾穴穴道,可以改善无光泽的头发,一天按摩几次没有限制。

    2023-01-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