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健康检测
当前位置:中药大全 > 健康检测 >

我用附子二十年经验,老中医临床用附子经验

时间:2023-01-04 11:14:32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附子的实际运用是咋样的?

你好,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最最重要的就是辨证施治,必须先辨好证,用药才能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对于你所问的附子的实际运用是什么。附子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被成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凡是脾肾阳虚的病人,使用附子来治疗都是有效果的。当时,什么样的病人属于脾肾阳虚呢?舌像,脉象,体征,如果在这里一一列举,实在是既多又杂且恐遗漏。我已在我们之间的沟通中做了详细的解释。不过这里还是要提醒你一点,切记要问多病人一句,是否喜冷饮或喜热饮,九成脾肾阳虚的患者肯定会回答喜热饮,这点是初学者务必牢记的。至于附子乃至一切辛温热药的临床运用,我觉得,随着近年来“火神派”的崛起,整个中医界正在呈现出一派喜用热药敢用热药甚至以用热药为荣的景象,这个在北方尤为突出。这一点是十分危险的。一些刚刚出道的没啥经验的皮毛中医师也正在赶时髦,附子一开就是30克50克,却全然不顾其中的风险,以为名医能用,他们也能用。殊不知,譬如郑钦安,祝味菊等“火神派”前辈们,都是临床经验极为丰富的大家,他们在使用大剂量的附子时,是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基础的。即使如此,在该以清热解毒治疗时,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使用寒凉药。所以我想提醒你,治好病,是医生和药材的功劳,治死人,却不是药材的错。学中医,本来就不能如此浮躁。我们应该从最基础的理论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时刻怀着一颗良心行医,会者懂者我们不吝啬地告知病人赐与病人,不会者不懂者切勿随意在病人身上做实验。病人也是人,并非你我的小白鼠。说了那么多,好像没几句话跟附子搭上边,好吧,反正在刚刚彼此的交流中我已经跟你讲很多了,所以我在这里就多讲点行医的道理吧。希望我们最终都能成为一名良医,良医即可,良心永存。

附子的6种用法和8项使用注意,收藏了

「 ”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这是近代医学大师恽铁樵老夫子的一生用药心得,也是众多临床医生的切身体会。经方大家李翰卿老也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了附子的常用法,并针对一些使用中常见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回阳救逆 附子对脾肾阳衰欲亡的有很好效果,是中药回阳救逆中最为优秀的药物。常与干姜、甘草配合,治疗脾肾阳衰四肢厥冷,泄泻如水或失禁,脉微欲绝者;若舌苔黄或兼口苦口干等热象者,为阴盛格阳之象,可配合寒凉之药,如附子理中汤加黄连,或加猪胆汁。 若兼大汗出者,是气脱之象,应该与人参配伍应用。前人治疗亡阳厥脱时用四逆汤、参附汤,其主要区别是汗出与否,泄泻有无;即汗出者必用人参;泄泻者必配干姜;若汗、泻并见,则人参、干姜并用。 2.温心肾 心和肾有阴亦有阳,阳虚者阴亦不足,故补心或肾之阳时,必佐补阴之品。内经说:「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因此在补心肾之阳时必须同时配合一定的补阴药(特别久病更是如此)。 附子的用量以小为佳,一般五分至一钱半较妥,最大量不超过三钱为宜,否则容易使少火变成壮火而为邪。 3.温脾肾 脾胃属土,虚寒时容易生湿,心肾属火,火能生土,所以脾胃虚寒多用附子,如附子理中汤。由于脾胃虚寒容易生湿,所以脾胃虚寒者不像心肾阳虚时必须配合一定的养阴药。 附子理中汤以具有指趾厥冷,脉沉细迟缓的胃脘冷痛,或胃脘、胸部同时疼痛的效果为好;若脉见虚大,虚阳外越者,附子有走有守,能内达外散,温中而敛阳,大量用之有很好效果。 4.温通利水 附子本身没有利尿作用,但对脾肾阳虚或心肾阳虚的水肿却有很好效果。若单纯从通阳利水的作用看,附子不如肉桂,但对脾肾阳虚、心肾阳虚及肾水凌心、肾水凌肺的浮肿,附子又较肉桂为佳。单纯肾虚引起的下肢浮肿,附、桂配合常能增加利水的效果。 水肿用利尿药是一般的常识,但是以脾虚、气虚、肾虚为主者,单纯用利尿药不但不能利水,反而损伤正气,尿更难利,因此虚证为主的水肿一定要以补虚为主,利水为辅。 5.除寒止痛 附子温心脾肾,兼能入肝,所以治疗寒实证脉紧、胁痛的大黄附子汤用附子,胃脘冷痛、脐腹冷痛、疝痛和寒厥心痛等亦用附子。 但因其偏重于入肾,所以疝、胃脘痛、腹痛等病中以兼有肾阳虚者用附子为好,而单纯肝寒引起的疝、腹痛等不如小茴香、吴茱萸,单纯脾胃虚寒时不如干姜。 6.除寒蠲痹 寒湿客于肌肉、关节等引起的麻木、疼痛,附子虽不如川乌、草乌的作用强,但它比川乌、草乌的毒性小,比一般其他药效果好,所以《伤寒论》中的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都用附子治痹证。 根据经验以脉大而弦紧或沉细迟缓,指趾厥冷者效果最好。而对兼有口苦、苔黄、尿黄者要十分慎重应用,否则容易发生中毒反应,假若脉紧或沉细迟缓,而又兼有口苦、苔黄等热象者,必须配合一定的寒凉药,如《金匮》中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即是这种配合的例子。 以上是附子常用的几个适应证,其次临床中还常遇见以下一些问题: 1.在抢救危重证时附子的用量问题 以心力衰竭为例,心力衰竭的脉细数,是阴阳俱衰,阳虚为主,若过用附子则伤阴,少用附子并配合白芍养阴收敛,正附合「 ”少火生气”。而脉沉微欲绝,肢厥、泄泻的亡阳证是沉寒锢冷阳气将亡,非大剂附子不能挽回阳气欲亡之势。 因此对阴阳俱衰的危重证宜用小量,亡阳沉寒锢冷宜用大量。 2.附子中毒问题 应用附子时会不会中毒,常受三种条件的影响。 煎煮的时间:一般煎煮的时间越长毒性越小,四十分钟以内毒性较大,一个小时以上毒性开始减小; 证的特点:脉大而弦紧或沉细迟缓的沉寒锢冷证,虽用大量,煎煮的时间比较短也不会发生中毒(笔者体会虽用45两亦无反应),而兼有热象者,阴虚、血虚者,则容易发生中毒(曾遇一些用附子五分发生中毒); 季节气候的影响:一般春季阳气升发,附子通行十二经络,容易动阳生火,所以春季应用时要慎重,否则容易中毒,冬季阳气收藏,虽用附子量比较大,亦不容易发生中毒。 3.附子治疗噎膈问题 《伤寒论》第40条「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在《伤寒贯珠集》:「 ”噎者,寒饮积于中也,附子温能散寒,辛能破饮,故加之。” 张景岳所说的噎膈就是寒饮积于中的噎膈,不是津枯或热痰引起的噎。根据经验附子治的噎膈大部分具有胃脘痞满,遇冷加重,脉沉细或弦大而紧,指冷等特点(笔者经验对有些贲门痉挛有效)。 4.附子治疗慢惊风问题 附子治的风既不是热极生风,也不是阴虚风动之风,它所治的风是脾败木贼的风,如泻下如水或二便失禁,肢厥,脉微欲绝,苔薄白时所见的风,这种风虽然小儿腹泻时多见,但是肺炎、乙脑等也有时见到,不过临床上往往被人忽略。 5.附子升高血压和使脉搏加速问题 对这个问题,要辨证的去看。附子补阳益火,回阳救逆,对脉沉迟细微的心跳过缓和寒邪直中的腹痛、心痛,脉迟缓者确有增快的作用,但对阴阳俱虚或阳虚的脉数,如心力衰竭时的脉数,不但不能使其加速,反而能使心跳减慢。 对肢厥、脉微、血压下降的休克和肝火上冲、阴虚阳亢、肝风内动的高血压确能使血压上升,而对虚阳上浮,上盛下虚,足冷,脉微或虚大无伦的高血压,反能使其降低。 6.附子治疗失语问题 舌为心之苗,附子入心,善除心经之风痰,因此中风的失语常用附子,根据经验附子只能用于经常流涎的寒痰失语,不能用于不流涎的热证失语,使用时配合全虫、茯苓、南星、竹沥效果较好。 7.附子止吐和催吐问题 有的书中说附子能催吐,有的说能止吐,对这个问题要辨证的去看。一般来讲,对热证的呕吐确能使其呕吐加重,而对寒饮不化和虚阳上浮阴盛格阳的呕吐,确有很好的止呕效果但应用时必须冷服。 8.附子、肉桂的异同 附子、肉桂均能温心肾,「 ”暖丹田,壮元阳,补相火”,惟肉桂性善于下达,故逆气上冲者多用肉桂;附子善行,阳虚不能达于四末者多用之。附子作用强而速,肉桂作用缓而弱,故回阳救急时用附子,不用肉桂。肉桂善入血分,兼能活血,附子善行气分,故阳虚,寒阻经脉时多用附子,而血分有寒或寒而兼瘀血者多用肉桂。 中医三人行所发图文仅作公益性分享,意在分享积极健康的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涉及治疗需要,请联系中医师诊治指导。 点赞也是一种支持! 如果您有节目资源或案例线索,欢迎私信和我们联系,一经采纳即可获得张永生主任的免费义诊一次。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哪些问题是可以用附子解决的?

脾肾阳虚、手脚冰凉、肾衰竭,肺心病等心衰的病人,配制中药剂时,附子必不可少且没有任何替代品的,但不懂中医,不明药性,最好不要乱用,建议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服用!

附子重剂应用探讨

属于阳虚阴寒偏盛,寒邪痹阻经络,直犯脏腑等阴寒重证痛证或寒湿内困胶结不化,痹阻经隧关节,经久难除等寒湿痹证或大热伤阳耗阴,阴不敛阳,阳气将脱,阴阳离绝之危证,可大胆应用大剂量附子。

仲景用附子常离不开甘草之佐使,甘草或干姜与附子同煎,可降低附子之毒性。

大剂量应用附子的时候,必久煎至不麻口为度,关键在于煮透,而不是控制它的用量或避免使用某些品种。

附子的大剂量应用,古已有之。如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用附子达「四两」者(合今约130克,按第5版《方剂学》所载古今度量衡换算法),近人祝味菊、吴佩衡等善用大剂量附子屡起沉疴。但同时也有不少医家因畏其剧毒而不敢应用,或用之不当,反致中毒。附子,「药中四维」之一,足见其重要,要善用,不可滥用,不必禁用。

应用广泛

古今善用附子者,首推张仲景。如附子与干姜、甘草相配而为回阳救逆第一方,此是附子的最重要配伍,又称「仲景附子配伍法」。火神派诸家如吴佩衡、范中林、卢崇汉等用附子时,最常用的就是四逆汤,吴佩衡还经常加入肉桂,称为「回阳饮」。唐代孙思邈创温脾汤,将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熔于一炉,功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近人用于急性菌痢、慢性肾炎,疗效很好。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中的参附汤,为回阳固脱的代表方剂,是抢救心力衰竭的主方。清代王清任所创急救回阳汤,将附子、干姜与桃仁、红花配伍,成为回阳救逆法与活血祛瘀法组方的典范,为治疗心衰、挽救生命开拓了一条新路。附子能温肾阳,朱良春既用附子于肾阳虚惫不能化气行水、尿少所致之水肿,又用于虚劳之夜尿频多、腰痛神疲等症。附子又为痹证要药,朱良春治风湿热痹常用附子配苍白术、黄柏、蚕沙、忍冬籐、萆薢、薏苡仁不唯痹证,诸多慢性炎症,亦多用附子。同时附子也可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配伍。近年来以附子为主的四逆汤及其改进剂型,治疗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广泛用于临床。

应用指征

张仲景用附子的指征主要是「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还强调「小便色白」亦是少阴病特点,一般多用在亡阳虚脱、阳虚、寒性痹痛、阳虚水泛等四方面,均属于寒证(或称阴证)。急重症均选生附子,以其性猛烈,斩关夺将,力挽狂澜之势,用于回阳救逆,逆转病势,以取速效熟附子性缓而偏补,用于一般阳虚证如风湿痹痛等,以图缓功。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总结出「附子脉」:脉微弱、沉伏、细弱,或脉突然浮大而空软无力。

舌象也很受重视,凡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灰腻、白滑者,即舌无热象者,均为附子或四逆汤的使用指征。刘渡舟教授认为:「少阴寒证……若验之于舌,则舌带糙米色,或如猪腰,或如淡墨,或白苔而润,或无苔而燥,或舌短不能伸。

附子不止用于虚寒证。朱良春热病用附子的标准为:舌淡润嫩胖,口渴不欲饮,或但饮热汤面色苍白,汗出,四肢欠温,小便色清。虽同时兼见高热、神昏、烦躁、脉数,亦当用附子,以振奋衰颓之阳气,避免亡阳厥脱之变。盖热病死于热者不多,而死于心力衰竭者众。而抢救热病心衰,也就是「救逆」的首选药物,即为附子,临床要抓住热病耗伤心力这个要害。

剂量与安全性

吴佩衡使用附子,对一般性虚寒证,附子用量通常为20100克,急性阴阳格拒、阴盛阳虚之危候,则为60250克。民国时期名医恽铁樵用附子经验,凡亡阳之证和阳虚重候当用50克以上。有人总结王子泉老中医应用附子经验:一般证候用量可在2530克,重症可至5060克,少数危急重症可至100克以上。有人提出,服药后判附子增减进退有「三问」:睡眠、小便、动静——若服药后变得久不能睡,或烦躁不宁,或彻夜不眠,小便黄赤或短涩,即当减其用量。祝味菊认为,对从未服过附子的患者,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等。

附子大剂量应用中,其抑毒增效药物的配伍非常重要。仲景用附子常离不开甘草之佐使,甘草或干姜与附子同煎,可降低附子之毒性。笔者认为,甘草用量在附子的一半左右时,足以监制附子之毒。刘力红教授指出,炙甘草使姜、附真正起到持续的温煦作用。还可配白蜜和乌梅等。

附子与半夏同用,药典认为属于配伍禁忌。但大量的临床证明,针对「寒」、「痰」,二者同配并没有毒副不良反应,反而增强疗效。已故老中医王子泉的经验是,禀赋不足,肺肾阳虚,复受外邪,无力温水化气,致使寒湿化痰,壅塞于肺发为咳喘之症,内外合邪,既有宿寒,又有湿滞,如果不用姜附则无以助阳逐寒,舍半夏、南星则不能燥湿祛风,如果囿于「十八反」禁忌,必然顾此失彼,贻误病情。

煎煮方法

附子毒性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碱及其衍生物,这类双酯型生物碱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会水解成毒性很小的单酯型生物碱和乌头原碱,进一步可水解为胺醇类生物碱,其毒性仅为乌头碱的1/40001/200。在大剂量应用附子的时候,必须严格遵照煎服方法。

善用大剂量附子的火神派医家,倡导久煎13小时。老中医王子泉认为,消除附子的毒性,关键在于煮透,而不是控制用量或避免使用某些品种,其方法如下:1煎煮前,尽量一次加足水,待水开后再投入附子,如中途水不够,只能添加烧开的沸水,切勿中途断火或加冷水2煎煮的时间要以附子种类及用量而异,常规剂量的黑、白附子,煎煮12小时,如是盐附子、乌头,或附子剂量达到200克以上,就要煎煮23小时,然后取出少许嚼一下,如不感到麻口,就可加入他药同煎。

古今医案摘录

吐血——四逆汤(郑钦安医案)

清末光绪年间,成都知府朱大人之妻患吐血病一年余,诸药无效,诸医束手。延郑氏来府诊视。诊见:病人面色苍白,虽是夏至季节,床上仍铺毛毡,盖丝绵大被,十分怕冷。舌质淡红,舌苔白腻。

处方:炙附子120克,炮干姜120克,炙甘草60克。

朱知府看方后瞠目结舌,此方干姜、附子均是大热之药,且量大超常,治此等呕血重症,焉有不惊之理。孰料病人服药后自觉周身凉爽,胸口舒畅,吐血竟然止住,且食稀饭两小碗。病人坦途,由此而愈。

郑钦安把血证分为阴阳两纲,称之为「阴火」和「阳火」。以其多年经验,认为阴火引起的血证远多于阳火,「失血之人正气实者少也,正气一衰,阴邪上逆,十居八九,邪火所致十仅一二」。

张仲景运用附子浅析(上)

附子乃阴证要药,用之得当功效非凡,然用之不当则为患不浅,故近代名医恽铁樵云:「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的药物。古代医家中善用附子者,首推张仲景,在其所注《伤寒杂病论》一书(后世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关于附子的论述共有51条,33方(附方除外),为附子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就有关附子的功用、配伍及运用事宜作一浅析,以便提高我们运用附子的能力。

附子的功用与主治

根据仲景方(后称经方)中关于附子的运用,归纳其功用主治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回阳救逆。仲景每用附子辛温大热「斩关夺将」之气,治疗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精神萎靡,吐利腹痛,大汗淋漓,脉沉微等亡阳厥逆之证,以收回阳救逆之功,方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

温经逐湿止痛。仲景用其治风湿留滞肌肉、筋骨、关节之疼痛等疾患,均取附子此功。代表方如桂枝附子汤治疗症见身体疼痛不能转侧之风湿在表之证,甘草附子汤治风湿留滞关节骨节疼烦,桂枝芍药知母汤治中风历节肢体疼痛,桂枝去桂加白术汤治疗痛风,方中用附子均取其温经逐湿止痛之功。

通阳止痛。阳虚阴凝,沉寒痼冷所致气血阻滞之疼痛,非纯阳之品不足以解其寒凝。附子秉纯阳之气,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脉,仲景凡疗脏腑阴寒内结,本虚标实之疼痛,常用附子来通阳止痛。如乌头赤石脂丸,治疗胸痛彻背,背痛彻胸之心痛,薏苡附子散用于胸痹之缓急,大黄附子汤治疗寒湿内结之胁下偏痛,均取附子通阳散寒止痛之功。

温补肾阳。仲景治疗少阴病,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时,用附子来温壮元阳以益肾火。如真武汤治阳虚水泛之心下悸,头眩,身目闰 动,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附子汤治疗少阴病阳虚之寒湿身痛证,症见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肾气丸治疗肾阳不足之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痰饮,消渴,妇人转胞,均取附子温补肾阳之功。

温中散寒。仲景用附子温中散寒主要见于杂病部分。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脉证治第十》云:「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吐利者,附子粳米汤主之。」方中用附子即取其温中散寒之义。

助阳固表。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太阳卫外之阳实根于少阴肾之真阳,大凡外有表证而内之命门真阳已呈消沉之势时,仲景无不用附子助阳以固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及麻黄附子甘草汤用于太少两感证,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太阳病表邪未解,而卫阳已虚之阳虚漏汗证,均取附子助阳固表之功。

附子的配伍运用

仲景用附子不仅谙熟药性,而且制方严谨,配伍精当,此就其常用配伍简述如下。

附子配人参。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固脱生津,仲景用生附子与人参相配,不仅可加强附子的回阳救逆之功,而且有助于人参固脱生津,二者同用,相得益彰,故凡遇亡阳液脱之危证,仲景必取生附子与人参相须为用。方如四逆加人参汤。仲景取炮附子与人参相配,则用于温阳补虚,如附子汤治疗阳虚寒湿身痛之证,即取炮附子配人参。

附子配干姜。附子与干姜均为纯阳之品,均具回阳之功,生附子与干姜相配伍,两阳相得,犹如火上添薪,气势威猛,可使其回阳救逆之功大振,故仲景凡用附子回阳救逆,治疗亡阳厥逆之候,方中必配干姜,方如四逆汤类诸方。故戴元礼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说。仲景用炮附子与干姜相配则用其温脏祛寒。如乌梅丸附子干姜同用,治疗脏寒之蛔厥、久利就是取这一功效。经方中此类配伍虽然不多,但姜附同用,温脏祛寒之奥旨,却为后人所尊。如《和剂方》中的附子理中丸治疗寒中内脏之霍乱,吐利,转筋,《本事方》中的温脾汤治疗冷积便秘,手足不温等脾阳不足,寒实内停之证,都是取姜附相伍温脏祛寒之用,溯其本源,盖出于此。

附子配麻黄。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附子得麻黄,则温补里阳而不恋邪气,有扶正助表,鼓邪外出之能,二者并用,则有温经发汗,助阳解表之功,可用于表有寒邪而里阳不足之证。如治疗阳虚感寒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即是。

附子配桂枝。附子与桂枝均为温阳之品,仲景取附子与桂枝相配因用量不同,而用意取功不同,具体用法有三:其一,取大量附子与桂枝相配,用于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之剂。如治疗风寒湿痹的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即取此功。其二,取中等量附子与桂枝相配伍,用于扶阳解表之剂。如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表邪未解,阳虚漏汗之证即取此用。其三,取小量附子与桂枝相配用于温阳补肾之剂,方如金匮肾气丸。

附子配细辛。细辛辛温,入走肺肾,通行表里,「善开结气」,有祛风散寒,行水通窍之功。附子得细辛不仅可以增强其温散之力,而且可以增强其温通之功。二者相配,则温通行散之力倍增,可祛散伏于阴分之寒邪。方如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附子配白术。附子与白术相配主要用于寒湿为患。因白术健脾燥湿,附子温阳补肾,祛湿散寒,二者相须为用,不仅可以温补脾肾,而且能祛寒除湿。如治疗寒湿痹痛之证的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

附子配地黄。附子温补阳肾,地黄滋阴养血,二者相配,滋而不腻,温而不燥,温阳而不耗阴,有阳得阴助,生化无穷之功。方如肾气丸、黄土汤。

附子配黄连。附子辛热温阳,黄连苦寒清热,二者相配,温阳清热并行不悖,相反相成,有寒热并治,温上清下,补虚泻实之能。故仲景每遇寒热并存,虚实错杂之证时,皆取黄连、附子同用。如治疗蛔厥久利的乌梅丸。

跟着15位中医前辈们学用“附子”

诸方受经验《名中医论方药》

临床用附子6~15g,常用以下配伍:

配天麻、杜仲、续断、薏苡仁、威灵仙,治腰椎骨质增生性关节炎引起的腰腿痛。

配黄芪、升麻、泽泻、茯苓、防风、牛膝、白术,治坐骨神经痛,病程久,兼有腿足水肿者。

配党参、白术、当归、血竭,治创伤骨折急症,疼痛剧烈,脉细弦数,手足冷,神气虚怯欲脱。

02

焦中华经验《方药传真》

临床用附子10~120g,常用以下配伍:

配肉桂,治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焦中华认为, 凡具肾阳亏虚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附子用量由小及大疗效颇佳。

03

王必舜经验《方药传真》

临床用附子3~30g,常用以下配伍:

配党参、白术、干姜,治脾胃虚寒。

配鸡血藤、细辛、秦艽、威灵仙、蜈蚣、川芎、仙灵脾,治风寒湿痹。

配青蒿、鳖甲、知母、生地黄、丹皮、沙参、肉桂,治低热。

王必舜认为,体温低,体温36 以下,或阴虚低热,气虚之低热,体温37~38 ,均是应用附子的指征。

04

邹学嘉经验《方药传真》

临床用附子30~50g, 凡属肾阳虚者,包括关节炎之四肢水肿、肝硬化中期水肿、癌症化疗的突然四肢厥冷及全身水肿,均是应用附子的指征。

05

陈潮祖经验《方药传真》

临床用附子10~100g,常用以下配伍:

配人参,治心气虚衰。

配白术、茯苓、生姜,治阳虚水肿。

配白术、茯苓、白芍、生姜、桂枝,治寒湿痹痛。

配白术、茯苓、白芍、生姜、瓜蒌、薤白、半夏、葛根,治阳虚湿滞之冠心病。

配白术、生姜、茯苓、白芍、人参、当归、黄芪,治心力衰竭或阳虚表卫不固的自汗、易感冒。

配白术、茯苓、生姜、白芍、麻黄、细辛,治慢性咽炎或声音嘶哑。

06

李天道经验《方药传真》

临床用附子9~30g,常用以下配伍:

配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配干姜,温里祛寒。

配人参、白术,温补脾肾。

配蜣螂,蠲痹止痛,治疗顽痹。

配大黄,温阳泻浊,治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李天道认为,凡属虚寒证、真寒假热证,脉沉迟、微弱及冬病夏治者必用附子。

07

崔公让经验《方药传真》

临床用附子10~30g,常用以下配伍:

配四君子汤或补肾健脾药,治阳虚型肢体缺血性疾病。

崔公让认为, 凡肢体畏寒怕冷,麻木发冷,呈阳虚体征,四肢厥冷者必用附子。

08

柴有华经验《方药传真》

临床用附子6~150g,常用以下配伍:

配干姜、茯苓、车前子、高良姜,治虚寒性胃痛、泄泻。

配高丽红参,治各种休克及虚脱证。

柴有华常从20g开始,逐渐加重至150g,痹痛则可减除。 附子宜先煎30分钟,然后入其他药物,无毒副作用。

09

王少华经验《方药心悟》

临床用附子6~15g,常用以下配伍:

配桂枝、南沙参、北沙参、龙骨、牡蛎、人参等,治肺心病、心衰。

配干姜、大黄,治寒湿盘肠。

配干姜,治肠炎寒湿型;湿热型与黄连同用。

10

尤松鑫经验《方药心悟》

临床用附子1~30g,常用以下配伍:

配炮姜、党参、白术、炙甘草、木香、砂仁、徐长卿,治中寒腹痛。

尤松鑫认为, 凡是舌质淡胖、脉沉细者均是应用附子的指征。

11

严冰经验《方药心悟》

临床用附子5~30~40g,常用以下配伍:

配干姜,治胃痛、心悸。

配巴戟天、葫芦巴,治肾阳虚心悸、水肿。

配熟地黄、麻黄、益母草,治阴疽以及寒入厥少二阴诸证。

配牛膝、丹参、泽泻等,以降血压。

配葶苈子等,治心悸、喘急,效佳。

严冰认为,最小用量每剂5g,最大用量30~40g,重担大任,用于阴寒陈疾。

12

严明经验《方药心悟》

临床用附子3~80g,常用以下配伍:

配干姜、甘草,治一切虚寒证,血压偏低者, 并可解附子之毒性,提高附子的效能。

配龙骨、牡蛎,治虚寒汗出、心慌气怯者。

配白术、桂枝,治寒湿留经、关节痹痛。

配麻黄、细辛、五味子,治老年性咳喘而心动过缓者。

配龙胆草、生石决明,治慢性肝炎活动期。

严明认为,在临床上用熟附子30~80g,数十年来,凡是经过使用附子 久煎2小时以上者,并未发现用后的毒副作用。

若不守此法而贸然服用者,则一定会发生不良反应,故其用大量附子,一定要注明“煎法请严守医嘱”,其义在此。

13

徐文华经验《方药心悟》

临床用附子5~15g,常用以下配伍:

配党参、白术等,治中焦虚寒性溃疡病。

配大黄、蒲公英、僵蚕、连翘,治急性扁桃体炎。

配大青龙汤、党参、麦冬、五味子,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配瞿麦、木通,治慢性泌尿道感染。

配黄芪、防己、石斛,治风湿热。

配黄连、青蒿,治小儿夏季热。

14

胥受天经验《方药心悟》

临床用附子5~30g,常用以下配伍:

配桂心、当归、延胡索、艾叶、香附,治少女经行腹痛。

配肉豆蔻、薏苡仁,治脏寒脾虚久泄不止。

配苍术、当归、羌活、红花、秦艽,治风寒湿痹。

15

孙浩经验《方药心悟》

临床用附子5~10g,常用以下配伍:

配黄连,止胃痛。

配肉桂,治寒泻。

肖相如频道

相关文章
  • 陈盛喜欢石燕子吗,陈盛和石燕子结局

    陈盛喜欢石燕子吗,陈盛和石燕子结局

    陈盛与石燕子之间是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他们是知己,更似兄妹。陈盛对菊香爱得深沉而执着,却因为身份差别无法得偿所愿。陈盛是剧中所有男性里,少有的三观正,人品好的男人。石燕子属于风尘女子,出入各种灯红酒绿的场合,却也有一腔热血。她对日本人深恶痛绝。当时的新加坡,男尊女卑,只有千金大小姐才有机会上学,国内局势也动荡不安,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家可谓风雨飘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石燕子遭受外国人的纠缠,对日本人十分痛恨的她自然不肯屈服,这时候陈盛出场了。两个骨子里充满正义感的人就

    2023-01-25 阅读全文
  • 北京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天地科技有限公

    北京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天地科技有限公

    北京新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是2011-11-30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17层A-2005-024号。北京新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8587684105B,企业法人朱庚铭,目前企业处于注销状态。北京新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销售自行开发的产品;计算机系统服务;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软件开发;软件咨询

    2023-01-13 阅读全文
  • 2022年龙胆草多少钱一斤,最新龙胆草价格多少一公

    2022年龙胆草多少钱一斤,最新龙胆草价格多少一公

    2020年惊心动魄的上半年已经走完,在这半年中看到了太多的急遽反转,应该是有生以来最难忘最焦虑,最跌宕起伏的半年。 在这半年看到了世界经济的突然崩溃,先后见证了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1929年的大萧条,2008年的金融危机。人类100年的风云变幻,就这样浓缩在了2020年上半年。 2020年上半年的药市也是有风有雨也有晴,年初新冠病毒疫情使得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广藿香,贯众等药材一夜火爆。

    2023-01-25 阅读全文
  • 吃了3个月桑葚头发(吃了3个月桑葚头发变多,是真

    吃了3个月桑葚头发(吃了3个月桑葚头发变多,是真

    吃桑葚对头发好的,有护发养发作用。分析:吃桑葚可以补养精血,发为血之余,对头发有好处。桑葚有补肝肾的作用,对头发的生长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桑葚通过补养精血促进头发生长,但是毕竟只是食疗,作用可能不会那么明显,所以日常要注意护理。日常护理方法:一:按摩干枯毛躁的头发想让头发恢复光泽,那么就要关注肾上腺是否运转正常,所以通过指压肾穴穴道,可以改善无光泽的头发,一天按摩几次没有限制。

    2023-01-04 阅读全文
  • 中药黄精是什么做的,中药配方中的黄精有什么功

    中药黄精是什么做的,中药配方中的黄精有什么功

    那种看上去黑黑的黄精是制黄精,是经过了加工处理的黄精。黄精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生黄精,是黄色的;生黄精都是经过加工处理(蒸制),颜色呈黑色,在中药上区别鲜黄精,叫做制黄精。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 title=中药黄精是什么做的,中药配方中的黄精有什么功效

    2023-02-0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