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中药学
当前位置:中药大全 > 中药养生 > 中药学 >

山豆根药图片大全(山豆根图片)

时间:2023-10-02 02:00:17 编辑:小编  手机版 
分享至:

山马豆根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1、【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喉。用于风火牙痛,咽喉肿痛,腮腺炎,疮疖,小儿麻疹余毒不尽,胃痛,腹胀,便秘,跌打肿痛,骨折。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鲜根适量,捣烂敷患处。

2、【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Shān Mǎ Dou Gēn 【别名】 山豆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豆种植物云南野豇豆的根。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3、治疮癣:山豆根,捣末,腊月猪脂调涂。 治患寸白虫:山豆根末,每朝空心热酒调服三钱。 治五种痔:山豆根,水研服。 治狗咬,蚍蜉疮,蛇咬,蜘蛛咬,秃疮:山豆根,水研敷。 治喉痹: ①山豆根、升麻、射干各等分。(口父)咀。

4、牙龈属胃经所过,牙龈肿痛一般是胃火上炎导致,可将山豆根与黄连同用。本品有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热毒蕴结、疮疡痈肿,多与金银花、连翘同用。

5、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关于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头风病有着良好的调理作用。山豆根本是一味中药,而山豆根对人类头风病有着很好地根治效果。还有对头皮屑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一起看看山豆根的鉴定方法

鉴别要点 鉴别广豆根须掌握以下几点:一是根茎呈结节状、下方着生圆柱形根;二是表面黄棕色具纵皱及横向突起;三是质坚,断面浅棕色无髓,味极苦。

【性状鉴别】(1)形状: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2)表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3)质地:质坚硬,难折断。

【生药材鉴定】:干燥根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留茎基或茎痕,其下着生数条根。根为长圆柱形,有时分枝,略弯曲,长10~20~35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略突起的皮孔。

山豆根的食用方法 山豆根麦冬茶 材料:山豆根1g、麦冬3g、射干3g、天花粉3g、甘草5g、绿茶3g。用法:用ml水煎煮山豆根、麦冬、射干、天花粉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口舌生疮。食用注意:虚火喉痹及脾胃虚寒泄泻者禁服。炮制方法:除去残茎及杂质,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本品呈不规则的类圆形厚片。外表皮棕色至棕褐色。切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山豆根简介

1、山豆根治积热咽喉闭塞肿痛:山豆根一两,北大黄、川升麻、朴硝(生)各半两。为末,炼蜜丸,如皂子大。每一粒以薄绵包,少痛便含咽液。

2、山豆根又名苦豆根、黄结、广豆根、芸豆根、小黄连、山大豆根、柔枝槐等。属清热解毒药。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和根茎。

3、清肺火、解热毒、利咽消肿 豆根的简介 山豆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其苦,寒;有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每天认识一味中草药_山豆根

1、别名:广豆根,苦豆根,山大豆根英文名:Sophorae Tonkinensis Radix Et Rhizoma主要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中药材山豆根是一味清热药,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山豆根的产地,主产于广西。

2、山豆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和作用,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常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3、山豆根是一种豆科植物,可以入药,性寒味苦,有毒,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作用,所以山豆根多用于各种虚火咳嗽、咽喉牙龈肿痛的疾病治疗中,但是因为有毒,所以使用需慎重。

4、第一,对头风病有着良好的调理作用。山豆根本是一味中药,而山豆根对人类头风病有着很好地根治效果。还有对头皮屑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