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中药图片库
当前位置:中药大全 > 中药图片库 >

同仁堂小儿化积丸功效,同仁堂小儿化积丸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3-03-27 11:00:08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小儿积食吃什么药

病情分析:

您好,考虑孩子啥症状呀是否积食

指导意见:

孩子积食建议吃点中药制剂, 可以吃点小儿化积丸或是小儿化及口服液观察看看,再就是最好是看中医可以辨证论治

小孩咳嗽寻药!

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对机体是有益的,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

咳嗽偏方,你试试吧

1萝卜蜂蜜饮(治疗咳嗽)

用料: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温热服下。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生姜是散风寒、止呕下气的常用药,大枣多作和胃养血及调和药物使用。蜂蜜润燥止咳,本饮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

治疗伤风咳嗽,以风寒感冒咳嗽为宜。

注意事项:体弱屡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复迁延的婴儿,可试用。但风热咳嗽,见发热痰黄者,则不宜选用。

2百合蜜(专治:咳嗽)

用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

此蜜制百合可作点心让婴儿吃。

功效主治: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药理试验其煎剂对氨水引起的小孩咳嗽有止咳作用,并能对抗组织胺引起的蟾蛛哮喘。与蜂蜜同用,加强其润肺止咳作用。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咽干燥咳,特别是入秋之后的干咳,伴大便秘结更宜。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婴儿不宜选用。本法服食方便,以秋、冬季选用为宜。

3百合款冬花饮(专治:咳嗽 )

用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上料同置砂锅中煮成糖水。

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

功效主治:百合润肺止咳。款冬花辛温,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作用。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气管略扩张,对组织胺引起的痉挛,有解痉作用。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两药合用有润肺止咳、下气化痰之功效。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秋冬咳嗽、咽喉干痛,久咳不愈。

注意事项:本饮以秋冬咳嗽,略见有痰者适宜,对支气管哮喘或痉挛性支气管炎,则药力不及,但可作辅助治疗用。

4荸荠百合羹 (专治:咳嗽 )

用料:荸荠(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l个,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荸荠洗净去皮捣烂,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净后,三者

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适量冰糖煮至熟烂汤稠。

温热食用。

功效主治:荸荠味甘,性微寒,能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化痰消积等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C和荸荠素等成分,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百合润肺止咳。三者合用则起滋阴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疗痰热咳嗽,痰黄稠,咽喉不利。用于婴儿慢性气管炎见痰热症者。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选用。血虚体弱的婴儿忌用。

5川贝母蒸梨(专治:咳嗽 )

用料: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

制法服法: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母研成粉未后。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

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入。

功效主治:贝母为化痰止咳良药,与雪梨、冰糖并用,则起化痰止咳,润肺养阴功效。

治疗久咳不愈,痰多,咽干,气短乏力。

注意事项:民间常用验方。婴儿久咳,多为慢性支气管炎,本方性味平和,对久咳体弱儿适用。复有外感者不宜用。本方以选用地道药材川贝母其效佳。

6醋饮 (专治:咳嗽 )

用料:白醋适量。

制法服法:将醋烧沸,放凉后备用。

每次服一小匙,慢慢咽之,日咽数次。

功效主治:醋味酸、甘,性平,有散瘀、解毒、消肿的功用。用治咽炎咳嗽,取其消除咽痒的功效。见患儿因痒而咳,遇风则甚。所谓“痒则咳,不能已矣”。

注意事项:此法有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但对脾虚湿盛,有骨关节病痛者不宜。病愈即止,多食会损齿伤胃。

7核桃鸭子(专治:咳嗽 )

用料:核桃仁200克,荸荠150克,老鸭子1只、鸡肉泥100克、鸡蛋清(1只)。

制法服法:将鸭子宰杀,去内脏,洗净,用开水浸一遍,置盆内。加葱、姜、味精少许,上笼蒸熟,取出晾凉后,去骨,切成块。将核桃仁、荸荠研切成碎末状,与鸡肉泥、鸡蛋清,加少许湿粉共调成糊状。将糊淋在鸭膛上,下油锅炸酥,捞出、控油即成。

佐餐食用。

功效主治:核桃仁味甘性温,能补肾助阳,补肺健肺,润肠通便,含丰富的脂肪油,多量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糖类等成分。荸荠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鸭肉味甘、性微凉,能补阴益血、清虚热,《医林纂要》曰:“去劳热,故治咳嗽。”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B1、B2、B5等。本膳可补肾温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疗婴儿肾虚久咳,见咳痰清稀,喘促不宁,体弱多病,秋、冬咳喘加重。用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注意事项:本膳以补见长,适用于虚性咳嗽,若婴儿在患外感或咳嗽痰稠,或在发热期时均不宜选用。

8剑花猪肺汤(专治:咳嗽 )

用料:剑花25~30克、猪肺1具。

制法服法:将猪肺洗净,挤除泡沫,切块,起油锅,加生姜爆炒后入砂锅。加入南杏,桑白皮,同煲成汤,调味后饮汤,猪肺可作佐餐用。剑花先用水浸至柔软,除去泥沙,与猪肺同煮1~2小时。

调味后饮汤,余者可佐餐食用。

功效主治:剑花又称霸王花,性味甘微寒,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常用治肺结核,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腮腺炎。配合猪肺起到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

用治秋冬肺燥于咳,口气臭秽。

注意事项:此方为民间常用食谱。主要以肺燥偏有痰火者更宜,咳痰清稀,大便溏烂婴儿不宜食用。

9南杏桑白猪肺汤 (专治:咳嗽 )

用料:南杏15~20克、桑白皮15克、猪肺1具(约250克)。

制法服法:将猪肺洗净,挤除泡沫,切块,起油锅,加生姜爆炒后人砂锅。加入南杏,桑白皮,同煲成汤,调味后饮汤,猪肺可作佐餐用。

功效主治:猪肺味甘、性平,有补肺润燥作用。南杏味甘、性平,为宣肺润燥,止咳平喘的常用药。桑白皮性味甘寒,泻肺平喘。药理研究,其排出的多量氯化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本汤润肺止咳。

治疗肺燥干咳,口干鼻燥,少痰或无痰。

注意事项:本膳为民间常用食谱,一般入秋后服食。不但可治疗,且有预防肺燥的效果,无病婴儿也可常食

10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 (专治:咳嗽 )

用料:沙参50克,玉竹、莲子、百合各25克,鸡蛋1个。

制法服法:将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洗净,同鸡蛋连壳一起下锅,同炖半小时,取出鸡蛋除壳,再同炖至药物软烂。

食鸡蛋饮汤,可加糖调味。

功效主治:本汤所取中药均是润肺养阴,健脾和胃之品,特别是鸡蛋,不但食疗价值高,且能补阴除烦,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阴伤,失音咽痛之症,所以本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用于治气虚久咳,肺燥干咳,见咳嗽声低,痰少不利,体弱少食,口干口渴等。

注意事项:脾虚湿盛或实热痰多,身热口臭者不宜选用。

11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 (专治:咳嗽 )

用料:沙参50克,玉竹、莲子、百合各25克,鸡蛋1个。

制法服法:将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洗净,同鸡蛋连壳一起下锅,同炖半小时,取出鸡蛋除壳,再同炖至药物软烂。

食鸡蛋饮汤,可加糖调味。

功效主治:本汤所取中药均是润肺养阴,健脾和胃之品,特别是鸡蛋,不但食疗价值高,且能补阴除烦,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阴伤,失音咽痛之症,所以本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用于治气虚久咳,肺燥干咳,见咳嗽声低,痰少不利,体弱少食,口干口渴等。

注意事项:脾虚湿盛或实热痰多,身热口臭者不宜选用。

12丝瓜粥 (专治:咳嗽 )

用料:丝瓜500克、粳米100克、虾米15克、姜葱适量。

制法服法:丝瓜连皮洗净切块备用。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丝瓜、虾米及其他配料。

供早、晚餐食用。

功效主治: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此痰、凉血、解毒,含皂甙、丝瓜苦味素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e等成分。

与粳米、虾米等同用,有清热和胃,化痰止咳作用。

“用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喘并作,或有发热烦渴,痰色黄稠,“咽喉肿痛。亦可治痈疽初起或病后热毒末清。

注意事项:因丝瓜寒滑,体弱婴儿或脾胃阳虚,常便溏腹泻者慎用。咽喉疼痛或用治痈疽诸症,则宜减去虾米。

13雪梨炖冰糖

用料:雪梨1~2个,冰糖30~60克。

制法服法:将雪梨去皮、核,与冰糖置瓷杯内,隔水炖至冰糖溶化。

食梨饮汁,晚饭后食用。

功效主治:梨子润肺清热、生津止渴,与冰糖同用,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治疗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唇干咽干。

注意事项:咳嗽有痰者不宜。脾虚痰湿者慎用

小孩积食吃什么?什么食物有效果?

宝宝积食吃什么好?

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红糖炒山楂 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 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鸡蛋过多或油脂过多引起的积食——醋兑米汤 可用醋一汤匙兑米汤喝,若宝宝觉得恶心时,可喝几口醋,小口、慢咽会觉得舒服些。 特别注意:买米醋的时候要注意挑选粮食酿造的,而不是用醋精做的。

吃生冷果品引起的积食——饮服的“神水” 可取3克白蔻,用保温杯泡水饮服。 也可取2克丁香、15克神曲,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 4 吃面食引起的积食——煎服的“神水” 可将12克萝卜子炒熟捣烂后煎水饮服,即可逐渐治愈。 也可取20克麦芽煎水饮服,每日1剂,分3次服。 若有腹部胀痛还可以取10克麦芽、30克神曲、10克炒萝卜子加水煎服,每日2次。

宝宝积食吃小米粥促消化 宝宝积食,导致肠胃消化不好,容易出现厌食的情况,妈妈可以给宝宝煮小米粥给小孩吃。 1、用鸡内金研成粉末调在粥里或鸡蛋羹里让宝宝吃下去。鸡内金就是鸡胗里面的那层黄色的皮,取出来用微波炉烘干,炒焦,然后研成粉末,每天吃2~3克就可以了。 2、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一证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意见建议:建议吃点小儿化积丸或是吃点小儿化及口服液观察看看 是否吃母乳妈妈注意饮食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

孩子积食内热吃什么药效果好,小孩食火积食吃什么药

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积食而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尤其在节假日期间,孩子可能会比平时进食的分量要多,进食的种类要杂,因此孩子很容易会出现积食内热。那么孩子积食内热吃什么药效果好呢?小孩食火积食吃什么药呢?

孩子积食的时候,家长们应该带领孩子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诊断和指引下,服用适当的药物,缓解孩子的积食症状。孩子在经过医生诊断后,确诊为积食内热的时候,可以吃保和丸和小儿化积丸,对于孩子积食内热都有比较好的效果。保和丸和小儿化积丸都是通过中药成分对孩子的肠胃进行调理,让孩子的肠胃健壮起来,促进积食能够得到良好的消化,使孩子的肠胃可以得到释放。而且这两种药物还具有一定的清热作用,对于孩子肠胃上火内热有着一定的舒缓效果。因此,很多有小孩的家庭大多都会在家中常备这两种药物,以便不时之需。

想要避免小孩积食内热其实更多的是在于预防为主。平时就要多注意小孩吃了什么,吃了多少,不能让孩子暴饮暴食,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起来。如果遇到小孩积食内热,切勿胡乱服药,而是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八个月宝宝积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八个月宝宝积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八个月宝宝积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8个月宝宝由于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如果饮食不注意,容易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的症状,那么你知道八个月宝宝积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吗。

八个月宝宝积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1

8个月宝宝积食症状如下;

1、体温:与感冒发烧的症状不同,多为胸口和小腹发热,比其他部位温度高。

2、舌苔发白:舌苔突然变厚,为白色或黄色。

3、大便:大便从规律变得不规律,从顺畅变得困难;而且每一次排便时间长量却少;大便颜色发绿或者有不消化的块状物。

4、鼻子:宝宝的鼻梁上会发青,青筋肉眼可见。

5、睡眠:睡眠质量下降,翻来翻去,入睡困难,烦躁不安,半夜会因腹痛惊醒。

6、食欲:食欲下降,吃一点就觉得饱,腹部发胀。

7、呕吐:吃东西后便很快呕出,表明食积已经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

八个月宝宝积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2

8个月宝宝积食的症状

1、厌食,对食物不感兴趣,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

2、消化功能不好,表现为腹胀、大便干燥或腹泻。

3、免疫力低,经常反复感冒、咳嗽。

4、睡眠不好,很难哄睡着,或睡不踏实,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5、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闻到小家伙口中有酸腐味。

8个月宝宝积食怎么办

1、山楂水:将山楂洗干净后切成小块,放入炖锅中小火煮熟,根据宝宝口味可加些冰糖给宝宝适量服用。

2、山药粥:山药有调补脾胃,滋阴养液的作用,对调节宝宝积食十分有益。

3、白萝卜粥:白萝卜有顺气,健胃的作用,对调节小儿消化不良,腹胀很有效。妈妈给宝宝准备辅食时,可以做一些白萝卜粥。

4、按摩腹部:家长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宝慢慢按摩腹部数十下,最好早晚各做一次。

8个月宝宝饮食注意事项

1、食物要清淡易消化的,蔬菜肉类搭配合理,注意宝宝的食量,做到少食多餐,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是否正常。多喝白开水,不要喝太多的带味道的水。

2、要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开发尽量多的食物品种,不仅可以保证营养平衡,还可以给宝宝尝试多种口味,让宝宝养成不偏食的习惯,还能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但要注意,增加辅食时每次只增加一种,当宝宝适应了,并且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再增加另外一种。

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各位妈妈们都习惯把最好的.给宝宝,尤其是饮食方面,但是由于宝宝消化功能不是很好,如果吃的太细或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是非常的重要的,希望我今天的介绍能有一定的帮助。

八个月宝宝积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3

积食一般发生在婴幼儿身上,指的是在宝宝吃乳食的过程中食用过量,导致其停留在肠胃中无法消化的中医病症,这种病症很容易损伤宝宝的脾胃。宝宝积食通常表现为腹部胀满、肚腹胀热、食欲不振、厌食、睡眠不安,以及大便干燥或酸臭,还可能会出现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如果你的宝宝出现了不爱吃饭,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经常没有原因的哭闹,并且口中还有酸腐味道,就可以说明宝宝是积食了。

如果宝宝积食久了,父母未发现,可能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宝宝积食还会导致孩子不爱吃饭,肚子难受,睡眠不好,也就是所谓的吃不好,睡不安。积食时间过长或者较为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发烧等。因此要时常关注宝宝的动态,观察宝宝身体是否出现问题,如果出现了积食症状,则需要及时解决。

宝宝出现积食问题,建议给宝宝吃些易消化的流食,如果较为严重的话,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吃些化积丸等适合宝宝服用的药物,另外,还可以多帮助宝宝按摩消化,把手掌掌心放在宝宝肚子上,按照顺时针方向打圈按摩。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是顺时针方向,因为只有顺时针方向按摩才能加强肠胃蠕动消化,以加快积食排出体外。如果是逆时针方向则是止泻,对宝宝积食可能还会有负面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半岁到一岁的宝宝比较容易发生积食,如果父母发现宝宝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积食症状,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判断宝宝是否积食了,如果是,则需要按照缓解宝宝积食的方法来解决积食问题,另外,帮助宝宝做一些适当的运动也能够有效缓解积食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