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民间偏方
当前位置:中药大全 > 民间偏方 >

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止咳化痰中药有哪些

时间:2023-04-03 13:00:11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常用止咳化痰中药方有什么

受到秋燥、秋凉的影响,不少人有 咳嗽 痰多的症状。这时 中医 该怎么治疗好呢?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常用止咳化痰的 中药 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常用止咳化痰的中药方

1.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组方:麦冬25克 半夏15克 粳米15克 大枣3枚 人参10克 甘草10 克 (人参可单煎同服)

适应症:用于气滞虚症的少阳病,伴有痉挛性咳嗽病症如急慢性 喉炎 ,急慢性友 气管炎 , 肺炎 、喘息,百日咳、 肺结核 、 糖尿病 、高 血压 、动脉硬化症, 脑溢血 、妊娠咳嗽等。

方解:麦冬味甘、有滋润作用,可将上逆之气引而下行;半夏有理气作用,人参、半夏、半夏协同、有润燥解燥作用;甘草利气调味;大枣润胸、缓解逆之气;粳米补虚润胃。

药物功效:麦冬为 滋阴 药,半夏为化痰药,具有止呕和镇咳。

2.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

组方:麻黄15克 甘草10克 (先煎麻黄后入甘草)(避风寒)

适应症:用于喘息发作,并 呼吸 困难时顿服。对于咳喘呼吸困难者施用。效果很好,亦可用于喘息并胸闷胀者。

方解:麻黄止咳止喘;甘草调味,协同止咳利痰。

药物功效:麻黄为止咳平喘药,治咳喘病的简便良方对支气喘息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有良的疗效。

3.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方:半夏15克 麻黄10克 芍药10克 甘草10克 桂枝10克 细辛10克

干姜10克 五味子10克(麻黄入先煎)

适应症:用于胸中,心下因水毒和寒邪所致引起的咳喘、浮肿。 流感 、支气管炎、喘息、肺炎、温性胸膜炎、 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症、以及急慢性 肾炎 和过敏性 鼻炎 等。

方解:麻黄、桂枝解表证、桂枝抑制水毒上冲,麻黄治咳喘;细辛干姜、半夏去胃内积水、芍药和五味子平喘;甘草调和诸药。

药物功效:麻黄为固表止喘药、半夏为化痰、桂枝温中药,细辛为解表药。

4.神秘汤《外如秘要》

组方:麻黄15 杏仁15 厚朴15 陈皮15 甘草10 柴胡10 苏叶10

适应症:用于呼吸困难痰少而兼有气郁的支气管喘息。

方解:麻黄发汗;祛风寒;治喘息;杏仁和麻黄协同;治风痰咳喘;陈皮顺气逐痰;厚朴利气镇静,兼痉治喘、苏叶去风寒解表;厚朴下气;柴胡祛表里之热,祛胸胁之邪、消痰止咳;甘草调和诸药解郁顺气。

药物功效:麻黄为固表止喘药,杏仁为止咳药;柴胡 清热 厚朴为理气药。 附记:本方对喘息和肺气肿,有良好疗效。

5.苏叶降气汤《和剂局方》

组方:苏叶15 半夏20 陈皮15 厚朴15 前胡15(或柴胡) 桂枝10 当归10

大枣3枚 甘草10 干姜10

适应症:用于年老体虚《小便不利,多痰,呼吸紧迫,心下痞而脉弦紧洪大者,以呼吸困难和足发凉为主症。

方解:苏子、前胡、厚朴、陈皮、半夏、除痰、降上逆之气,并 解毒 散外寒;当归润血补血,桂枝引气下行,引之归原;甘草调和诸药。

药物功效:陈皮为理气药,厚朴理气药。前胡理气除痰当归为补血药。

附记:本方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有良好疗效。

常用止咳化痰吃什么食物好

1、柿子

中医认为,柿子性寒味甘微涩,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润肺化痰、清热生津、涩肠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润肠、凉血止血等多种功效。对于秋燥咳嗽有痰的人来说,吃点柿子能有效润肺化痰。

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 便秘 的患者来说,涩的柿子不要吃,如果柿皮较涩,也最好去皮食用。因为涩的食物大多含有丰富的鞣酸,这是一种收敛物质,对大便有收敛作用,容易造成大便的干结等,加重便秘症状。去皮后,柿子肉中的膳食纤维及果胶就能够良好地软化大便,缓解便秘症状。

2、花生

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有扶正补虚、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利水消肿、止血生乳、清咽止疟的作用,还能够增强记忆,可以帮助提高宝宝的 记忆力 ,对宝宝有很大的益处。

所以,凡肺虚之人,不分肺气虚或肺阴虚,都适宜用花生水煮服食,不可炒后食用。

3、豆浆

中医认为,豆浆有利水、润燥、清肺化痰效果,很适合秋天饮用。豆浆中含有类似人体的女性荷尔蒙,有助皮肤光滑白皙,也可维持体态。豆浆的不饱和脂肪酸高、纤维多,且卵磷脂可以健脑,并可调节 血脂 、增加钙和骨质密度,改善停经后的更年期症状。

除了传统的黄豆浆外,豆浆还有很多花样,如这4种食物:红枣、枸杞、绿豆、百合,是豆浆的最完美搭档!秋冬季节饮用,能滋补 养颜 、驱寒暖身。

4、罗汉果

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养声润肺,去除口臭之功效,而且对烟酒过度等引起的声音嘶哑、咽干口渴等效果尤佳。并且可调降 血糖 值,改善糖尿病。可保嗓子,还可治疗风热袭肺引起的声音嘶哑、咳嗽不爽、咽痛等症。可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等症状。

购买罗汉果时,可以选个大的、形状圆的,最好是摇不响,壳不破的。因为罗汉果需要烤干,所以一定要选择烤好的罗汉果,否则容易出现发霉生虫等问题。

5、白萝卜

中医认为,白萝卜色白 属金 ,对应五脏中的肺,其性甘平味辛,归肺脾经,具有下气、消食、除疾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热、便秘、吐血、气胀、食滞、 消化 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畅等。

白萝卜性平,对脾肺皆有好处。可以煮水,吃萝卜,配合白糖、姜丝可治寒咳;配合菊花、金银花可治热咳;配合银耳百合可治燥咳;配合山楂、麦芽可治积食咳嗽。个人认为白萝卜是最安全的 食疗 。除体虚咳嗽使用补药时不能用,其他时候都可以用。

常用止咳化痰的食疗调理

1、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2、冰糖炖梨化痰止咳

将新鲜的梨去皮,剖开去核,加入适量冰糖,放入锅中隔水蒸软即可食用。

3、萝卜猪肺止咳汤

萝卜1个、 猪肺1个、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饮汤;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气促。

4、花生沙参汤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剂;润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气短咽干。

5、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6、黄精冰糖止咳平喘

黄精(中草药)30克、冰糖50克。将黄精洗净,用冷水发泡,置砂锅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将锅置炉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烂熟为止,每日2次。

吃黄精饮汤可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虚之咳嗽、干咳无痰、咯吐不利、食少口干、 肾虚 精亏等。

猜你喜欢:

1. 大蒜止咳化痰的偏方

2. 龙利叶的功效与作用

3. 陈皮怎么吃止咳化痰

4. 止咳化痰菜谱大全

5. 冬季养生汤可滋补驱寒

18种祛痰止咳中成药及注意事项,讲得很清楚,对照吃,准没错!

有声无痰谓之咳;

有痰无声谓之嗽;

有痰有声谓之咳嗽。

咳嗽的病位在肺,病因则可在肺外。

咳嗽是中医以证候命名的病名,最早见于25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

其实,咳嗽是人体自身的一种防御反射,是在清除呼吸道里的分泌物和有害物。而咳嗽表现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除了有声无声、有痰无痰,还可以分为热咳寒咳、干咳湿咳或五脏咳。《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所以有五脏咳之说,即肺咳、肝咳、心咳、脾咳、肾咳。到了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咳嗽候》则认为有十咳,除五脏咳之外,还有风咳、寒咳、支咳、胆咳、厥阴咳。在明代朱棣时期的《普济方·咳嗽门·诸咳嗽》还将嗽分为热嗽、冷嗽、肺气嗽和饮气嗽四种。

可见,自古以来,咳嗽的分类就有N多种,而最简单的分法当属明代中医大家张景岳的二分法,即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两大类,这与现代的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分类非常相似。现代医学根据咳嗽持续时间的长短,将咳嗽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3类:急性咳嗽时间在3周以内,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超过8周。

外感咳嗽,顾名思义是感受外邪而出现的咳嗽,多为受寒或受热而引发。最常见的外感咳嗽主要有三类,即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

1、通宣理肺丸:由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组成。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2、参苏宣肺丸:由人参、紫苏叶、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葛根、木香、枳壳(麸炒)、前胡、桔梗组成。解表散寒,宣肺化痰。用于肺经痰湿,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周身不适,咳嗽痰多,胸膈满闷,气逆恶心。

风热感冒引起咳嗽: 主要症状为恶风,咳痰,鼻涕黏稠而黄,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治宜清肺润燥,清热化痰,中成药可选用二母宁嗽丸、川贝枇杷膏、蛇胆川贝液、牛黄蛇胆川贝液、羚羊清肺丸、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液、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小儿清肺止咳片等。

3、急支糖浆:由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苑、前胡、枳壳、甘草组成。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4、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由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蒌组成。宣肺、清热,止咳、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风燥咳嗽: 主要症状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带血丝,咳引胸痛,恶风发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治疗宜疏风清肺、润燥止咳。选用秋梨润肺膏、润肺膏、川贝清肺糖浆、川贝雪梨膏等。

5、秋梨润肺膏:由梨、百合、麦冬、川贝母、款冬花组成。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久咳,痰少质粘,口燥咽干。

痰湿咳嗽: 主要症状为咳嗽多痰、痰白而黏、痰出即咳止、胸脘胀闷、神疲乏力、身重困倦、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等。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选用二陈丸、半夏露冲剂等。

6、二陈丸:由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组成。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阴虚咳嗽: 主要症状为久咳不止、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声音嘶哑、潮热盗汗、胸部隐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治疗宜养阴润肺、化痰止咳,选用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丸、蛤蚧养肺丸等。

7、百合固金丸:由百合、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组成。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燥咳少痰,咽干喉痛。

肺热咳嗽 :主要症状为咳嗽、痰稠量多不易咳出、口渴面红、烦躁、大便秘结、小便短少。治疗宜清肺化痰,选用肺力咳合剂、橘红痰咳液、橘红丸、川贝止咳露、止嗽定喘口服液、清气化痰丸等。

8、肺力咳合剂:由黄芩、前胡、百部、红花龙胆、梧桐根、白花蛇舌草、红管药组成。清热解毒、镇咳祛痰、用于痰热犯肺所引起的咳嗽痰黄.支气管哮喘,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9、橘红丸:由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炒紫苏子、紫菀、款冬花、瓜萎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青组成。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气虚咳嗽: 主要症状为咳喘无力、痰稀色白易咳、气短胸闷。治疗宜补肺化痰止咳,选用人参保肺丸、利肺片、桂灵片、玉屏风散等。

10、人参保肺丸:由人参、罂粟壳、五味子、川贝母、陈皮、砂仁、枳实、麻黄、 苦杏仁、石膏、甘草、玄参组成。益气补肺,止嗽定喘。用于肺气虚弱,津液亏损引起的虚劳久嗽,气短喘促等症。

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作用。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由化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款冬花、甘草、瓜萎皮、紫菀、麦冬、知母、桔梗、地黄、石膏、苦杏仁(去皮炒)、紫苏子(炒)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3次;儿童用量遵医嘱。

用药期间需特别注意以下8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中药;

3.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高达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本品如有少量沉淀,可摇匀后服用。

具有顺气化痰,祛风健胃作用。用于痰浊阻肺,胃失和降,咳嗽,呕逆。

由蛇胆汁,陈皮(蒸)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1袋(0.3克-0.6克),一日2-3次。

用药期间需特别注意以下7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龄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7.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具有清肺,止咳,除痰作用。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由蛇胆汁、川贝母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1袋(0.3~0.6克),一日2~3次。

用药期间需特别注意以下7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支气管扩张、肺痨病、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具有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作用。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由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用药期间需特别注意以下8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5.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8.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作用。用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由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生姜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16丸,一日3次。

用药期间需特别注意以下6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本品适用于痰湿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或带灰色。

3.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用一周病症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5.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6.长期服用,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具有止咳化痰、降气平喘作用。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症候者。

由桂枝、龙骨、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牡蛎、黄连、法半夏、瓜萎皮、炒苦杏仁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用药期间需特别注意以下7点!

1.服药期间忌烟、酒、猪肉及生冷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6.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具有滋阴清肺,祛痰平喘作用。用于虚劳咳喘,气短胸闷、自汗盗汗。

由蛤蚧、紫苏子(炒)、瓜蒌子、苦杏仁(炒)、麻黄、石膏、甘草、紫菀、鳖甲(醋制)、黄芩、麦冬、黄连、百合、石膏(煅)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或遵医嘱。

用药期间需特别注意以下6点!

1.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本品适用于肺肾两虚,痰浊阻肺,症见:虚痨久咳,动则气短,胸满郁闷,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咽干口燥。

3.服用三天病证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4.服药期间,若患者哮喘又急性发作;或是出现寒热表证,或是咳嗽喘息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均应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5.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儿童、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具有降气化痰,温肾纳气作用。用于上盛下虚,气逆痰继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痞塞。

由炒紫苏子、厚朴、前胡、甘草、姜半夏、陈皮、沉香、当归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 次1袋),一日1~2次。

用药期间需特别注意以下6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阴虚燥咳者忌服,其表现为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口干舌燥。

3.有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结核、肺心病的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用三天,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有哪些可以治疗咳嗽的中药方

咳嗽 是独立的病症,又是肺系多种 疾病 的一个症状,是秋冬季常见病症。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咳嗽的 中药 吧,仅供大家参考。

咳嗽的中药方

1.风寒袭肺。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 鼻塞 、流清涕、喷嚏、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解肌宁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忌吃生冷油腻食物。高 血压 、 心脏病 、 糖尿病 患者禁止服用。

2.风热犯肺。咳嗽,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咯痰不爽,伴有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咽干口渴、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 清热 、宣肺止咳。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由羚羊角粉、浙贝母、大青叶、桑白皮、金银花、杏仁、枇杷叶、黄芩、前胡等中药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桑菊 感冒 片、川贝止咳露、蛇胆川贝液(散)等,也可参考选用。寒咳、胃寒呕吐及糖尿病患者禁服。

3.风燥伤肺。秋冬气候干燥伤肺,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痰中带血丝、鼻燥咽干、身热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等。治宜清热润燥、生津止咳。可选用秋梨膏(由秋梨、浙贝母、麦冬、青萝卜、鲜藕、蜂蜜等制成),每次服15克,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羊胆丸、莱阳梨膏等,也可参考选用。忌食辛辣香燥、肥腻及过于寒凉之品,宜戒烟。

4.痰热郁肺。咳而气喘,痰多色黄黏稠,不易咯出,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痛喉肿、胸痛胸闷,舌苔黄,脉弦数等。治宜清肺泻火、化痰止咳。可选用二母宁嗽丸(由浙贝母、知母、石膏、黄芩、栀子、栝楼皮、桑白皮、五味子、陈皮、茯苓、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有清气化痰丸、羚羊清肺丸等,可参考选用。

5.痰湿蕴肺。咳嗽多痰、痰白而黏,痰出即咳止,伴有胸脘胀闷、神疲乏力、身重困倦、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等。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可选用千金化痰丸(由法半夏、茯苓、陈皮、白附子、白术、枳实、胆南星、海浮石、当归、知母、天花粉等组成),每次服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二陈丸、橘红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6.肝火犯肺。咳时面赤、咽干口苦、痰滞咽喉,只咳不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随情绪波动,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宜清肺泻肝、顺气 降火 。可选用黛蛤散、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芩、山栀子、丹皮、青黛、海蛤壳、粳米、甘草等)。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7.肺阴亏耗。久咳不止,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伴有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声音嘶哑、潮热盗汗、胸部隐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治宜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可选用养阴清肺丸(由生地、玄参、麦冬、川贝母、白芍、丹皮、薄荷、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百合固金丸、蛤蚧养肺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咳嗽吃什么好的快

1、冰糖炖梨化痰止咳

将新鲜的梨去皮,剖开去核,加入适量冰糖,放入锅中隔水蒸软即可食用。

2、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3、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4、萝卜猪肺止咳汤

萝卜1个、 猪肺1个、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饮汤;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气促。

5、花生沙参汤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剂;润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气短咽干。

6、黄精冰糖止咳平喘

黄精(中草药)30克、冰糖50克。将黄精洗净,用冷水发泡,置砂锅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将锅置炉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烂熟为止,每日2次。

咳嗽的 护理 工作

合理饮水,少量多饮

不论是那种咳嗽,都应该积极让宝宝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想到喝水。宝宝引用足够量的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西式,容易被咳出。同时,喝水能改善 血液 循环,使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排出体外,从而减轻对 呼吸 道的刺激。

清淡饮食,避免生冷油腻

咳嗽的 宝宝饮食 以清单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可食少量瘦肉或禽蛋类食品。切忌油腻,鱼腥,水果也不可或缺,但量不必多,风热咳嗽不可吃桔子。禁食酸味食品,有敛痰的效果,不利化痰。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家里要定时开窗通风,还要保持室内适度,有利呼吸道粘膜保持湿润状态和粘膜表面纤毛摆动,有助痰的排出。

祛痰为主,慎重 用药

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像成人那样将痰液有效咳出,容易滞留痰液,如果一咳嗽就给予镇咳药治疗,咳嗽是止住了,但咳嗽抑制后就使痰液更难排出,结果会堵塞呼吸道,不但使咳嗽加重,还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因此 小儿咳嗽 早期应该先进行祛痰治疗。

耐寒训练,增强体质

从初秋起就用冷水洗脸,擦浴,或定期让肌肤与清爽空气做亲密接触等。训练方式各有不同,关键在与持之以恒。但要注意把握一个度,寒潮来临是不可盲目“冻”,以免锻炼不成反而受寒。

猜你喜欢:

1. 女人胃气口臭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2. 口臭吃什么药最有效

3. 青少年口臭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4. 去除口臭的土方法

5. 去除口臭最简单的方法

清热祛痰的中药有那些?

1、半夏: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寒痰证。

3、瓜(栝)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及燥热咳喘。

4、橘红: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

5、贝母:清热散结、止咳化痰的功效与作用。

6、款冬花:性温,味辛,功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7、紫菀:性微温,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定喘。

8、竹茹:清热凉血,化痰止呕。

9、桔梗:开宜肺气、祛痰。

10、枇杷叶: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有治疗肺热痰嗽。

11、龙脷叶:清肺止咳、化痰平喘。

12、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有哪些中药属于止咳化痰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

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

[功用](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著,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热证呕吐,应配清热泻火药。(3)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5~10克。

天南星

[性味]苦、温、有毒。

[功用]祛风痰,解痉痫:用于风痰壅盛之中风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惊痫,常配半夏、天麻。也可用于破伤风。

[用法]5~10克。

白芥子

[性味]辛、温。

[功用](1)豁痰平喘:用于寒痰壅塞及肺气不利之胸满咳喘、呕吐痰涎,常配苏子、莱菔子。(2)散结消肿:用于结核性流注(寒性脓疡)、痰核或疮疡初起。

[用法]3~10克。也可研末用醋调涂患处以散结消肿。

旋复花

[性味]苦、辛、咸、温。

[功用](1)化痰平喘:用于咳嗽痰多、气喘,常配半夏。(2)降气止呕:用于胃气上逆之嗳气、呕吐,常配代赭石。

[用法]3~10克。须包煎。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温化寒痰药:性多温燥,具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主治寒痰、

湿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证;以及痰湿阻关于经络所

致的肢节酸痛、肢体麻木、眩晕、呕恶、阴疽流注,瘰疬等证。

清化热痰药:性多寒凉,具有清热化痰之功,主治热痰咳喘,痰黄质稠或痰稠

难咯,或伴唇舌干燥,舌红苔黄腻或薄黄,脉数或滑数。亦可用于因痰热所致

的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证。

止咳平喘药:主治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喘息之证。

半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温燥,主入脾胃兼入肺, 有毒而力较强,能行水湿、 降逆气,

最善祛脾胃湿痰。内服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外

用能消肿散结,可治瘿瘤痰核及痈肿等证。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证】

①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②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③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天南星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苦燥,善祛经络风痰,力强有毒。既能燥湿化痰,治顽痰;

又能祛风止痉,治风痰诸证及破伤风;还能散结消肿而止痛,治痈疽、瘰疬等。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①顽痰咳嗽。

②风痰眩晕,中风口眼歪斜,癫痫,破伤风。

③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芥子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温通,气锐走窜,既温肺脏、豁寒痰、利气机,又通经络、

散寒结、止疼痛。长于祛除寒痰,在皮里膜外及经络者最宜。

【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病证】

①寒痰咳喘,悬饮胁痛。

②痰阻经络之肢体关节疼痛,阴疽流注。

桔梗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泄,药性平和,质轻上浮,专走肺经。既善开宣肺气而祛

痰利咽,又能排脓而疗肺痈。 .

【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主治病证】

①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

②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旋覆花

【性能特点】本品苦降辛开,主入肺、胃经。既善下气行水消痰,又能降胃气止呕

秽,为治肺胃气逆之要药。

【功效】消痰行水,降气止呕。

【主治病证】

①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痰饮蓄结之胸膈痞闷。

②噫气,呕吐。

【配伍】旋覆花配代赭石:旋覆花苦降微温,功善降逆止呕、降气化痰;代赭石质

重性寒,功善镇潜平肝降逆。两药配伍,寒温并用,降肺胃上逆之气力强,治气逆呕

恶、喘息效佳。

【用量用法】3~9g。包煎。

瓜蒌

【来源】 葫芦科植物栝楼和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 壳称瓜蒌皮, 种仁称瓜蒌仁,皮、仁合用称全瓜蒌。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滑润,善导痰浊下行。既清肺胃之热而涤痰导滞,又润肺与

大肠之燥而稀痰通便,还能通过清热涤痰而利气宽胸开痹,为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

【功效】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①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咯出。

②胸痹,结胸。

③乳痈肿痛,肺痈,肠痈。

④肠燥便秘。

【用量用法】瓜蒌皮 6—12g,瓜蒌仁 9~15g,全瓜蒌 9~20g。瓜蒌皮长于

清肺化痰,利气宽胸;瓜蒌仁长于润肺化痰,滑肠通便;全瓜蒌兼具两者功效。

【使用注意】本品寒凉滑润,故脾虚便溏及寒痰、湿痰者忌服。反乌头。

川贝母

【性能特点】本品微寒清热,苦泄甘润,为清润开散之品。既善清肺化痰、

润肺止咳,治肺热、肺燥及虚劳咳嗽;又能开郁散结,治痰热或火郁胸闷、瘰疬及疮肿等。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开郁散结。

【主治病证】

①肺热咳喘,外感咳嗽。

②肺燥咳嗽,肺虚久咳,劳嗽。

③痰热或火郁胸闷,瘰疬,疮肿,乳痈,肺痈。

【用量用法】3—9g。研细粉服用,每次 l~1.5g。

【使用注意】反乌头。

【理】本品有镇咳、祛痰、降血压、松弛肠肌、兴奋子宫及升高血糖等作用。

浙贝母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为清热开泄之品。功似川贝而长于清泄热邪、

开郁散结,多用于痰热咳嗽、瘰疬及疮肿等。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①肺热咳喘,风热咳嗽。

②瘰疬,疮肿,乳痈,肺痈。

【用量】3—9g。

【使用注意】反乌头

白前

【功效】降气祛痰止咳。

【主治病证】肺气壅实之咳喘气逆、痰多,宣散风寒。

【用量】3—9g。

昆布

【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①瘰疬,瘿瘤。

②脚气肿痛,水肿,小便不利。

【用量】6 一 12g。

海藻

【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①瘰疬,瘿瘤。

②脚气肿痛,水肿,小便不利。

【用量】6~12g。

【使用注意】反甘草

功效对比:

【化痰药】

半夏、天南星:源于天南星科植物而辛温有毒,内服均能燥湿化痰,为治寒

痰、湿痰要药;生品外用均能散结消肿,治痈疽肿毒、瘰疬痰核等证。

其中,半夏主归脾胃经,温燥之性弱于南星,善除脾胃湿痰;

天南星主归肝经,温燥之性强于半夏,善治顽痰并祛经络风痰。

再者,半夏还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呕吐、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

等证;天南星还能祛风止痉,治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等证。

天南星、白附子:均为辛温燥烈有毒之品,内服均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治口眼歪斜、破伤风等;生品外用均能消肿止痛,治瘰疬痰核。然天南星温燥

之性较强,善治湿痰、顽痰;白附子又具解毒之功,治毒蛇咬破伤。

白芥子、瓜蒌:均能化痰利气,治咳嗽痰多胸闷。然白芥子善除皮里膜外

之痰,功善温肺祛痰、利气散结,治寒痰咳喘、悬饮胁痛;瓜蒌味甘性寒,功

能清肺化痰、利气宽胸,善治热痰、燥痰,以及胸痹、结胸。白芥子又能通络

止痛;瓜蒌又能润肠通便、消肿散结。

旋复花、白前,味苦性微温而入肺经,能降气化痰,治咳嗽气急痰多。然

旋复花善消痰水而治痰饮,又入胃经而善降胃气,多用于胃气上逆之噫气、呕

吐。白前则专入肺经,多用于肺气壅实之咳喘。

白前、前胡:苦辛归肺,降气化痰。其中白前性微温,唯以咳嗽痰多气急

为用;前胡药性偏凉,宣降并举,即降气祛痰,又宣散风热,故亦治外感风热咳嗽。

瓜蒌皮、瓜蒌仁:同出于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果实,味甘性寒,均具化痰之功,

治痰热或燥痰咳喘。

然瓜蒌皮为果实之外皮,偏于清化痰热、利气宽胸,善治痰热咳喘,又治胸痹、结胸;

瓜蒌仁为果实之种子,功偏润燥化痰,善治燥痰咳喘,又能润肠通便,治肠燥便秘。

川贝母、浙贝母:药性均为寒凉,均具清热化痰、清热散结之功,治痰多咳

嗽、瘰疬疮痈等证。

然川贝母偏于甘润,兼能润肺止咳,善治肺虚久咳、燥咳不已;

浙贝母偏于苦泄,清热化痰、散结力强,多用于痰热及外感风热咳嗽、瘰疬疮痈等证。

竹茹、竹沥,同源于禾本科,均能清热化痰,治痰热咳喘。竹茹为竹秆的中

间层,还能除烦止呕,致痰火内扰之心烦失眠;竹沥为鲜汁液,化痰力强,性

寒滑利,清热滑痰。此外,竹茹还能凉血止血。

海藻、昆布,均为咸寒之品,消痰软坚、利水消肿,常相须为用。海藻力较

缓,昆布力较强。

桔梗、胖大海,均能宣肺利咽、开音。然桔梗性平,以开宣肺气为用,胖大

海性寒,善清肺热,又能清肠通便。

天竺黄、海蛤壳、海浮石均性寒而能清热化痰,治痰热咳喘。其中天竺黄味

甘,又善清心定惊之痰热惊痫;海蛤壳、海浮石味咸,又能软坚散结。此外,

海蛤壳还能利尿消肿,制酸止痛;海浮石还能通淋。

黄药子、瓦楞子:均能化痰软坚散结。但黄药子苦泄性寒,善化痰软坚消瘿,

尤为瘿瘤要药,又能清热毒、蛇毒,凉血而止血。瓦楞子咸软坚,生用偏软坚散结,消瘀;煅用制酸。

半夏、橘皮性温而功善燥湿化痰,治寒痰湿痰相须为用。其中半夏还能降逆

止呕、消痞散结,既为治呕吐之要药,又为治梅核气、胸脘痞闷所常用。生品

外用。橘皮善于理气健脾,调中宽膈。

【止咳平喘药】

杏仁、苏子,均性温,归肺与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不同:苦杏仁主

降,略兼宣肺,为治咳喘要药;苏子善于降气消痰既治咳喘痰壅气逆,又治上盛下虚之痰喘。

桑白皮、葶苈子,均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治咳嗽喘满、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然桑白皮味甘性寒,善清肺中痰热而降气平喘,治肺热咳喘宜用之;

葶苈子苦辛大寒,既善泻肺中水饮而平喘,又善泻肺气之壅塞、通调水道而

利尿消肿,药力颇强,治咳逆痰多、喘息不得平卧宜用之。

百部、紫苑、款冬花,均归肺经,功能润肺止咳,无论暴咳、久咳皆可应用。

不同:百部善治肺痨及百日咳;又能杀虫灭虱,治绦虫、头虱。紫苑善化痰,

并能下气;款冬花辛温,止咳力强,又能下气化痰,常与紫苑相须为用。

马兜铃、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然马兜铃善清降肺气,又兼平喘,并清泄

大肠邪热。枇杷叶兼能润肺,善治燥咳;又能和胃降逆。

白果、洋金花:均能止咳平喘。然白果苦涩平,既敛肺化痰平喘,又收涩止带,并

能除湿。洋金花辛温有毒,善平喘止咳,尤善治咳喘无痰、喘息难平;既可内服,又

可卷烟燃吸,且具麻醉镇痛之功。

相关文章
  • 土茯苓粉的作用与功效,土茯苓凉粉功效

    土茯苓粉的作用与功效,土茯苓凉粉功效

    土茯苓排氧氧化石墨烯能够富集高密度 脂蛋白并抽提细胞膜中的胆固醇, 不同程度地影 响血管生成相关细胞的增殖、 迁移等活性, 从而调节血管。h2 id=土茯苓粉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粉有哪些功效作用1、茯苓粉是茯苓研末成粉制作而成,茯苓是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中药饮片,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2、在临床中多用于治疗水肿尿少、脾虚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多种疾病。在具体使用时常配合泽泻、半夏、白术等,增强利水渗湿、燥湿化痰的功效。此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还具有抗肿瘤

    2023-02-13 阅读全文
  • 大姨妈期间不能吃什么,大姨妈忌口15种食物

    大姨妈期间不能吃什么,大姨妈忌口15种食物

    女性在大姨妈期间会变得格外娇弱,有的女性甚至会出现痛经等。生理期的女性需要做好保暖,在饮食上需要格外的注意,那么大姨妈期间不能吃什么呢?需要注意哪些呢?

    2020-09-18 阅读全文
  • 水蛭的最新价格行情,水蛭的最新价格行情走势图

    水蛭的最新价格行情,水蛭的最新价格行情走势图

    水蛭货源走销不及前段时间,行情持续坚挺,目前水蛭清水统货价格在1330-1350元之间,大统货价格在1380元左右,选货价格在1400元左右。h2 id=水蛭的价格多少钱一斤收购?水蛭市场价格,一公斤在1100至1900元之间收购价格约7折。水蛭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的功效。、用于血瘀经闭,症瘕痞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

    2023-01-13 阅读全文
  • 2022年干玄参最新价格多少,2022年干玄参最新价格

    2022年干玄参最新价格多少,2022年干玄参最新价格

    2021年种植玄参也是可以的,因为玄参的营养价值比较高,而且市场需求也比较大的。h2 id=农业地里种植什么药材最挣钱要根据个人处在现状和气候而定,不要一概而论。1.种植防风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防风的功效与作用防风市场行情运行情况:2001年,防风价格为28一32元。2002年,价格为32-35元。2003年防风用于“非典”病,因缺货每千克曾涨价为200元。2004年,价格为40-53元。2005年,价格为37-43元。2006年,价格为43-49元。2007年,价格为53-

    2023-01-25 阅读全文
  • 见效最快的祛斑小偏方,简单实用的祛斑方法

    见效最快的祛斑小偏方,简单实用的祛斑方法

    祛斑的偏方有牛奶核桃祛斑、猪肾薏苡仁、白芷面膜、香菜洗脸、醋洗脸、茶叶祛斑来帮助淡斑去除身体内的黑色素,还要注意防晒避免黑色素的再次形成。

    2020-07-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