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症状测试
当前位置:中药大全 > 症状测试 >

附子汤去一身寒湿,吃附子理中丸排出寒气的表现

时间:2023-02-13 01:31:47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畏寒肢冷全身痛?名方附子汤,驱云散雾升朝阳,祛湿散寒止百痛-

李清照有诗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这句话,身体强壮的人听了可能只觉得意境描绘得好,可是身体 阳虚畏寒 之人,看完怕是会深有感触。一遇冷就浑身痛、心情沉闷,实难开心啊。

阳虚,就是体内肾阳不足!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阴晦不明的,万物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

肾阳就是人体内的太阳 。肾阳 是全身阳气之根,乃"生气之源",具有温煦、激发、兴奋、蒸化、封藏和制约阴寒的作用。

当人体 肾阳不足,就无法生化气血、精血津液 ,气血津液不足,就无法荣养身体,所谓“ 不荣则痛 ”,身体就会出现各种疼痛。

当人体 肾阳不足,就无法推动气血津液 在体内的正常 运行 ,就会导致经络淤堵,所谓“ 不通则痛 ”,身体各部位也会出现疼痛。

当人体 肾阳不足,一是无法温煦各个器官 , 导致体内阴寒蔓延 ,让人体出现怕冷肢寒的症状; 二是无法蒸化体内多余的水汽,导致体内湿气凝聚 ,让人体出现湿重身困的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 在体内点一把火!火一起,寒气被驱散了,湿气被蒸发了 ,冰天雪地立马变成阳春三月,自然冰融霜化,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点火容易,用什么点火却不好甄辨。因为 温热壮阳 的 药 物虽然 都能生火 , 但是火性上炎 ,吃进肚子的“补药”都直冲上焦而去了,不仅 没法暖肾阳,反而会加重身体上焦湿热情况 。

这怎么办呢? 医圣张仲景发现了一味良药,叫做附子,它既有温热之性,又有下潜之性,专补下焦阳虚,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 ,“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附子这把辛热纯阳之火,能让肾火重新燃烧起来,让冰冻的肾水慢慢。

火点起来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当然不是。因为长期肾阳不足,体内湿气上无力蒸化,下无力排泄,只能淤堵于中焦。此时,我们就要 清除体内湿气,防止中焦脾土阻挡阳气升腾之路。

祛湿 有两种办法。 一是温阳化湿 ,用阳火把寒湿之气蒸发掉; 二是利水渗湿 ,用利尿的办法将水湿渗降于下,从小便而去。而张仲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 人参、白术和茯苓 。这三味药携手合作,三下五除二就把凝结在脾土的湿气给消灭掉了。

火也点过了,湿气也处理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当然不是。医圣之所以为医圣,就在于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我们知道, 附子性热,也有下沉之功,但是它沉在肾中,却并非老实,而是一沾就想跑 ,毕竟火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它属“火”性,往上跑也属正常。但是它跑不打紧,得把暖肾助阳的任务完成才行啊。

怎么办呢?张仲景想到了一个十分绝妙的方法,用白芍。 白芍性寒,有阴沉下降之性,能压制附子上升之性。 用了白芍,就等于 把附子束缚在下焦,让它乖乖的温肾暖阳 ,持续地发光发热。这也正和“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这个道理。

你看,就这 简单的五味药材 ,通过医圣之手,就成了灵丹妙药, 一切阳虚导致的寒湿痹痛,就这样被它们轻松化解 。冰天雪地转眼间就春暖花开,让人再没了消沉、冷痛之感。

这个方子叫做附子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5味中药组成 。附子汤参附合用,以峻补元阳之虚;术附合用,以去寒湿之邪;加芍药以监附子之悍。五者共奏温经扶阳,除湿止痛之功。

临床上常用来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之关节痛等属阳虚寒盛类疾病;亦可用于 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炎、肝炎、慢性肠炎、盆腔炎、带下病、月经后期 及某些功能减退引起的 脏器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 等属脾肾阳虚、寒湿内阻类疾病。

该方 辨证要点 有四个:一是 口不渴 ,二是 身不热 ,三是 背特别冷 四肢特别寒,四是寒邪深陷、 身体关节疼痛 非常 严重 。

临症化裁:如 风湿甚 ,加羌活、威灵仙、独活、豨签草; 痹痛日久 、血行阻滞,加乳香、没药; 痰湿入络 ,加白附子、天南星; 寒湿较甚 ,加桂枝、制川乌、制草乌等。

附子汤能治什么病?如何鉴别是用真武汤还是附子汤呢?

附子汤跟真武汤非常相似,组成上只是把生姜换成了人参。但附子的量也不一样,这里的附子两枚,比真武汤的附子量要大一些。一味药作为主药,量比较大的话,就以那个功效为主。这个附子量大,显然就是,温散寒邪、温补阳气的力量要猛一些,因为这个方跟真武汤几乎是一样的, 真武汤能治的病,它也能治。但是它更加能治什么呢,就是怕冷 。

《伤寒论》第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背上特别怕冷的,就用这个方,

治过一个 背上冷,三年多 的,他每年夏天那个凉席都不敢睡,更不用说冬天了,他找了一个老中医治了很久,当地的老中医给他治,三年他到处找,找老中医,那三年也没什么好转。我觉得这个就要用大量的附子,不然怎么有效呢。2枚重量是多少没称过,但是我那个方子用了45克附子。当然我要承担责任的,前提是我辨证是对的。因为他得的病和我们原文一样。看病的时候是夏天,吃完3付药后,他就基本上可以睡凉席了。

我们再看 附子的独特作用 ,305条已经说了,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少阴病,身体痛,骨节痛,疼痛证是附子突出来治的,附子可以温通十二经脉,我之前反复强调。它具有止痛的效果,但前提是寒邪凝固于体表,寒湿,这种情况下适用。还有手足寒,说明他确实是寒了。脉沉,就是寒湿凝聚,所以脉象就没有浮起来。所以这个方,治疗寒性关节炎效果特别好,还是在于附子量要大。

那我要补充的就是,为什么这个跟真武汤,还有一个人参的区别。为什么一个用生姜,一个用人参。因为生姜祛水饮,那么 真武汤祛水饮的作用更强一些 。那么附子汤没有生姜,水饮也要去的,因为水饮不去的话,跟寒湿,关节疼,互相影响,互相加重,彼此互为因果。那为什么加人参?因为这个人脾胃和元气虚寒,人参补脾胃,也补元气。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 如何鉴别是真武汤还是附子汤呢?

就是看脉象,附子汤是偏沉而弱,真武汤是脉沉,沉弦,也可能沉弱。如果要用到附子汤的话,要用人参的话,脉一定是沉弱,而不是沉弦,显然是弱为主。这是最大的区别。

如果我们把这两个方合在一起用,也是没问题的。但是在治疗具体病种的时候,要特别强调了某些药量的问题,这个一定要区分。这是《伤寒论》和别的流派的不同。当然别的流派,研究药物的流派,跟《伤寒论》的思维是一致的,像李时珍,就特别强调药物的独到之处。一些民间的流派也是这样的。 不传之秘在于药量 。

#大家 健康 超能团# # 健康 大V创造营# #超能 健康 团# @大家 健康

附子汤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附子汤--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处方】芍药(一两)、甘草(炙.一两)、麻黄(去根节.一两)、白术(一两)、防风(去叉.一两半)、防己(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枚)、人参(一两)、黄芩(去黑心.一两)、桂心(一两)、独活(去芦.一两)、川芎(一两)、天雄(炮制.去皮脐.一枚)。

【功能主治】治中风欲死,身体缓急,目不得开,舌强不能语。

【用法用量】上挫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各温服,如人行五里,以熟生姜粥投之,微汗出,慎外风。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附子汤--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甘草(炙)、防风(去叉)、独活(去芦),各一两半。石膏(碎)、白茯苓(去皮)、白术、川芎、柴胡(去苗)、当归(酒浸.切焙)、人参,各一两。杏仁(去皮尖.炒研)二十枚。细辛,一两。

【炮制】上挫如麻豆。

【功能主治】治风亸曳,手足不随,身体不能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酒共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嬴瘦者只用水煎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附子汤--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处方】附子(生.去皮脐.半两) 人参(半两) 茴香(炒.一分) 茯苓(一分) 山药(一分) 甘草(炙.三分) 干姜(炮.三分)

【功能主治】治房室忽中风,恶风多汗,汗出粘衣,口干上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名曰内风。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二钟,生姜三片,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附子汤--《伤寒论》

【处方】附子15克(炮),茯苓9克,人参6克,白术12克,芍药9克。

【功能主治】温经助阳,祛寒除湿。治少阴阳虚,寒湿内侵,背恶寒,身体骨节疼痛,口中和,手足寒,脉沉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三服。

【备注】方中重用炮附子温经壮阳;人参补益元气;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芍药和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经助阳,祛寒除湿之功。

【摘录】《伤寒论》

附子汤--《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30克,黄耆120克,甘草(炙,锉)15克,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50克,防风(去叉)15克。

【制法】上五味,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散寒祛风。治历节风疼痛,日夜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大枣2枚(去核),生姜一枣大(擘碎),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日二夜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附子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桂心各15克,细辛(去苗),防风(去叉),人参、干姜(炮)各18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五脏中风寒,手足不仁,口面歪斜,昏晕失音,眼目瞬动,牙车紧急,不得转动。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取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或为末,用酒调下6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附子汤--《千金》卷十五

【处方】龙骨1两,甘草1两,芍药1两,干姜1两,黄连1两,石榴皮1具(大者),阿胶2两,附子1枚,黄芩半两,粳米3合。

【功能主治】暴下积日不住及久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暴痢势剧,火迫之象,日久不止,热烁津枯,不独下多亡阴,而真阳亦已告匮,故于驻车丸中除去当归之行血,掺入芍药辅阿胶以滋耗竭之真阴,附子助干姜以扶伤残之虚阳,黄芩佐黄连以屏宿蕴之余火,甘草、粳米缓清脾胃之虚热,龙骨、橘皮急收二肠之滑脱也。

【摘录】《千金》卷十五

附子汤--《圣济总录》卷八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桂(去粗皮)2两,白术2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中风,四肢挛急,不得屈伸,身体沉重,行步艰难,骨节烦疼。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枚(擘破),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如有汗出为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附子汤--《外台》卷十四引《许仁则方》

【处方】附子2枚(共称重1两半者,炮),生姜3两,干姜3两,桂心1两,石膏6两(碎,绵裹),生犀角(屑)2两,地骨白皮2两,白术2两,独活2两,芎?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风病有因饮酒过节,不能言语,手足不随,精神昏恍者。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温3服,服后相去如人行10里久再服。服汤后如觉欲汗,少覆之令汗出,须臾歇汗后,以药末粉身。其汤须服5-6剂,间3-4日服1剂。其方服1剂后,量病情进退。热多,加生麦门冬1两(去心);冷多,加桂心1两;有痛,加当归2两;不能食,加人参2两;大便涩,加槟榔7枚,合皮子用之。

【注意】忌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许仁则方》

附子汤--《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干姜(炮)1两半,甘草(炙)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石膏(碎)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术1两,芎?1两,柴胡(去苗)1两,当归(酒浸,切,焙)1两,人参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20枚,细辛(去苗叶)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曳,手足不随,身体不能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酒共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人羸弱者,只用水煎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附子汤--《千金》卷七

【处方】附子3枚,芍药3两,桂心3两,甘草3两,茯苓3两,人参3两,白术4两。

【功能主治】风湿寒痹,骨节疼痛,皮肤不仁,肌肉重著,四肢缓纵。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南阳太阳例中,甘草附子汤本治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千金》借治湿痹缓风,可谓当矣。又恐辛温太过,津随汗泄,更合少阴例中附子汤,取人参固气,芍药敛津,茯苓渗湿,并助桂、附之雄,庶无风去湿不去、虚风复入之患矣。

【摘录】《千金》卷七

附子汤--《济阳纲目》卷四十四

【处方】附子(炮)5分,白术5分,独活5分,川芎3分,肉桂3分。

【功能主治】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口噤,痰涌。

【用法用量】上作1服。加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四十四

附子汤--《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附子(炮)2两,甘草(炙)2两,宿姜4两,半夏(洗,破)4两,大枣20枚(擘,去皮核),白术3两,仓米半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肺虚劳损,腹中寒鸣切痛,胸胁逆满气喘。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为3服。

【注意】忌猪羊肉、饧、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附子汤--《鬼遗》卷四

【处方】附子3分(炮),当归1两,人参1两,黄连1两,甘草(炙)1两,干姜2两,桂心2两,芍药2两,蜀椒(去汗,去目,闭口者)半分。

【功能主治】断下,补胃。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温3服。

【摘录】《鬼遗》卷四

附子汤--《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

【处方】大附子1枚,甘草6铢,蜀椒200粒。

【功能主治】霍乱呕吐。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半,分2次服。

【摘录】《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

附子汤--《圣惠》卷九

【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赤茯苓半两,赤芍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因下后,脾胃虚冷,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附子汤--《圣济总录》卷八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重半两者),亸桂(去粗皮)半两,葛根(锉)1两半,犀角(镑)1两,地骨皮1两,白术1两,独活(去芦头)1两,芎?1两,石膏(碎)3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风,身体不随,不能言语,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空心并2服,夜1服;或夜并2服,空心1服。服迄以热姜粥投,衣覆微汗出,慎外风。不欲汗即不必食粥。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附子汤--《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甘草(炙)1两,干姜(炮)3分,半夏1两(汤洗去滑,生姜2两,同捣作饼,炙),白术(锉,炒)1两半,苍术(米泔浸,去

五味中药,补阳气,祛寒湿

寒与湿俱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邪分内与外寒。外寒是外界寒气侵犯人体,伤于肌表,被称伤寒。直中脏腑的称中寒。内寒则是人体机能减退,阳气不足而致的病症。

内中外寒不同,却可相互影响。如阳虚内寒之人,易感外寒。而外寒侵入,易伤阳气,引起内寒,寒邪凝聚可致气滞。

再来说湿邪。

肝脾不能正常工作就容易产生湿浊。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若心情抑郁则会导致肝失疏泄,会影响脾的工作,导致运化水湿效果差,湿气凝滞成为痰。

痰没有气的推动,凝结难开,日久还会影响血液的运行,形成淤血。痰与淤血混合,遂成肿块积聚。

不少患者说的膝盖以下发凉,睡眠差容易躁郁都于此有关,所以治疗时一方面需祛邪散寒,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化淤,一方面也需健脾利湿化痰。

然后,还要补充阳气。肾中真阳能温化五脏阴气,助长脏腑气血。脾主吸收营养,化生气血,是能量的源泉。所以补充阳气应重点调补脾肾。

《伤寒论》有一名方:附子汤,温经散寒。

其中,附子辛甘大热,益脾阳,助心阳,补肾阳,浮中有沉,无所不至,为阴寒之证要药。

茯苓健脾利湿,可以行气健脾,让肺通调水道助脾运化。

白术,尤其是炒白术,可补脾的虚弱而生津(脾在液为涎)。但本方所用之生白术,偏重于燥湿利水,可除脾之多余津液湿气,防范补得太过。再加上附子和茯苓相助,更可取长补短,材尽其用。

五味合体,便可最大程度地补充阳气,祛除寒湿,尤其是适合脾肾阳虚、寒湿内阻类病症。

相关文章
  • 姜和花椒水泡脚有什么好处,花椒泡脚后寒气排出

    姜和花椒水泡脚有什么好处,花椒泡脚后寒气排出

    生姜花椒水的功效与作用 1、用花椒水泡脚对因肾虚引起的腿脚浮肿和腰痛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2、用花椒水泡脚对因寒性体质所导致的长期腹泻、畏寒等症效果很明显。寒性体质的主要特征是冬天的时候长时间手脚冰凉。 3、用花椒水泡脚对因肝虚火旺引起的眼睛干涩、肋部疼痛、头晕眼花和牙痛等效果明显。

    2023-02-02 阅读全文
  • 多目金蜈蚣,多目金蜈蚣的小说

    多目金蜈蚣,多目金蜈蚣的小说

    神话传说中,连仙神都闻之色变的五大凶虫有:六翅天蚕、嗜血黑蚁蚊、多目金蜈蚣、九尾地蝎、九头虫。1、六翅天蚕(金蝉子)五大凶虫中以六翅天蚕最为凶恶。传说它的食量巨大,像是无底洞,永远处于觅食的状态。六道生灵都是它的食物,危害极大。再加上它长着坚硬的外壳,刀枪、水火在它面前黯然失色。有一天,接引道人在赶往昆仑的路上,遇到六翅天蚕化茧,只见它破茧而出,化为六翅天蝉。六翅天蝉冥冥中受到感化,不似先前那般凶恶。于是,接引道人把六翅天蝉收为二徒弟,取名金蝉子。同时,把它刚褪下的茧,炼成

    2023-01-04 阅读全文
  • 预判2022当归行情走势,2021年当归行情走势分析图

    预判2022当归行情走势,2021年当归行情走势分析图

    你是哪里的,是产地的么,还是想买到自己那边卖,看你卖哪里了,卖市场肯定赚的多,但是风险大啊,我都跃跃欲试好久了,可惜没资本啊,还有你的有了解行情的人,对药材每年的走势有个初步的了解,比如当归,什么时候产新,什么时候掉价,今年的量有多大,最最关键的是有没有人坐庄...h2 id=什么是复盘,具体要怎样做呢?

    2023-01-04 阅读全文
  • 松柏树一米高的多少钱,15米高的松柏树价格

    松柏树一米高的多少钱,15米高的松柏树价格

    半径大概二十公分即可。柏树不太好养,栽种好的柏树,要及时的浇透“定根水”。定根水的目的是让根系和土壤紧密贴合不留下太大的空隙,水分的输送可以保护根部不会在干燥的环境下,导致脱水多角度的来回移动花洒,让水在花盆上慢慢的流过。让土壤均匀的吸收水分。h2 id=柏树生长在哪里柏树原产于中国西北部,广泛分布于亚洲大陆,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北部、伊朗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

    2023-01-25 阅读全文
  • 海南毒豇豆事件处理人员名单,海南毒豇豆事件案

    海南毒豇豆事件处理人员名单,海南毒豇豆事件案

    2012年国内最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1、白酒塑化剂超标2、光明牛奶“酸败门”3、健康元地沟油事件4、古井贡酒“勾兑门”5、“毒胶囊”事件6、双汇“蛆虫门”7、伊利奶粉“含汞门”8、辛拉面“致癌门”9、张裕葡萄酒“农药门”10、立顿“毒茶”

    2023-01-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