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中成药
当前位置:中药大全 > 中成药 >

天竺黄配胆南星功效,天胆南星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3-02-13 01:31:58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天竺黄有哪些特性?

【性味归经】甘,寒。入心、肝、胆经。

【功效主治】

1.清热豁痰用于痰热壅盛,烦躁不安,咳喘气急,胸膈满闷,常配伍黄连、僵蚕等,方如天竺黄丹。

2.凉心定惊用于痰热惊风,抽搐,神昏谵语,常配伍胆南星、朱砂等;用于小儿夜间多啼,常配伍竹叶、钩藤、僵蚕等。

【用量用法】3~6克,水煎服。研末服,每次0.6~1克。

【按语】天竺黄药性和缓,善清心凉肝而定惊熄风,并能清热豁痰而利气通窍,为治痰热惊厥之良药。

【类药鉴别】天竺黄、竹沥皆能豁痰开窍,然竹沥性速,直达经络,且寒滑之性甚强,功专豁痰利窍;天竺黄性缓,清心解热,而更有安神定惊之效。

惊风的治疗药方由哪些药材组成?

惊风又称“惊厥”,俗名“抽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证,可由多种原因及多种疾病引起,临床上出现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或意识不清症状者,均归属于惊风的范畴。一般以1~5岁婴幼儿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七岁以上则逐渐减少。发病时往往症情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常能威胁到小儿生命。

【方一】定风丹

【出处】《中国医学杂志》

【组成】生乳香10克,生没药10克,朱砂2克,全蜈蚣1条,全蝎3克,双钩藤10克。

【功用】定惊安神,熄风止痉。

【主治】小儿急惊风。

【方解】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朱砂安神定惊;全蝎、蜈蚣熄风止痉;钩藤镇肝熄风止痉。

【药理】乳香有镇痛、消炎、升高白细胞、促进伤口愈合、祛痰的作用;没药有抑菌、降脂作用;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全蝎、蜈蚣有明显抗癫痫、抗惊厥作用;钩藤有降压、镇静、抗栓、抗凝的作用。

【用法】共研为细末,每次冲服0.3克。亦可置其口中,乳汁送下。

【方二】定风散

【出处】《河南中医》

【组成】生石膏24克,天竺黄18克,胆南星12克,朱砂9克,蜈蚣20条。

【功用】清热泻火,豁痰开窍,定惊熄风。

【主治】小儿急惊风。

【方解】石膏清热泻火;天竺黄、胆南星化痰开窍,清热定惊;朱砂安神定惊;蜈蚣熄风止痉。

【药理】天竺黄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优于消炎痛;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全蝎、蜈蚣有明显抗癫痫、抗惊厥作用;胆南星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

【用法】研为细末,根据年龄酌量服用。定风散内朱砂,因含汞不宜煎煮,长期服用时,剂量宜小,以免蓄积汞中毒。

【方三】人参汤加味

【出处】《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组成】人参9克,干姜2克,白术6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山药6克,扁豆5克,薏米8克,天麻5克,钩藤6克,地龙5克。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平肝熄风。

【主治】小儿慢惊风。

【方解】用白术培脾土之虚,人参益中宫之气,干姜散胃中之寒,甘草缓三焦之急也。且干姜得白术,能除满而止吐;人参得甘草,能疗痛而止痢。方中炙甘草、干姜温中散寒;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薏米健脾益气,除湿止泻;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药理】人参汤(《伤寒论》理中丸)能促进黏膜细胞再生修复,促进醋酸型胃溃疡愈合。能降低胃液中游离盐酸浓度,减轻黏膜侵蚀和减少胃蛋白酶激活,对胃溃疡的发生起保护作用。对脾胃阳虚型低血压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血压作用。本方现代主要运用于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胃下垂、慢性结肠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证属中焦虚寒者,为本方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平肝熄风的功能提高了一定的药理依据。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麻翘石膏汤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麻黄6克,生石膏20克,连翘20克,金银花20克,大贝母20克。

【功用】解表清里泄热。

【主治】急惊风证见发热,怕冷,咳嗽,流涕,心痛抽风,白苔或黄苔,纹红紫,脉浮数。

【方解】麻黄解表邪,石膏清里热,大贝母泄降,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蜂蜜、白糖润肠缓下,以泻里热。并能补虚解热、强心等。综合起来,有解表清里,泄热之效。

【药理】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川贝含贝母碱、西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用法】一剂药煎两遍。合在一起,加白糖、蜂蜜各30克。一岁内小儿,分六次服;1~8岁,分五次服,3~6岁,分四次服,6~9岁,分三次服,9~12岁,分二次服。

【方五】麻翘石膏汤加服蝎蚕珀牛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蝎蚕珀牛散(蝎牛散):全蝎15克,僵蚕15克,琥珀5克,天麻15克,川贝母18克,牛黄1.2克,麝香0.6克,梅片0.6克,赤金16张。麻翘石膏汤见方四。

【功用】泄热豁痰,清热解毒,镇惊安神,平肝熄风,镇疼解痉,通络开窍。

【主治】急惊风证见后脑部剧疼,脊背和四肢酸痛。

【方解】方中以全蝎、僵蚕、天麻镇静解痉;以琥珀,赤金养心安神,平肝镇惊;以梅片、麝香、川贝母、牛黄泄热豁痰,通络开窍。

【药理】僵蚕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琥珀酸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天麻能使小鼠自发性活动明显减少,可抑制或缩短实验性癫痫的发作时间;牛黄有解热、镇静、抗惊厥、降压、抗炎、止血、降脂作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抑制。

【用法】恶心呕吐,抽搐不安时,可刺少商,曲池,合谷。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0.3克;1~3岁;每服0.15~0.5克;3~6岁,每服0.3~0.6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0.6~1.2克。1日3次,开水送下。

【方六】麻翘石膏汤加服青蝉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青蝉散:大青叶30克,蝉蜕30克。麻翘石膏汤见方四。

【功用】清热化痰,定惊熄风。

【主治】小儿惊风抽搐,高热昏迷,头疼发冷等证。

【方解】青蝉散用大青叶,清热解毒;用蝉蜕,熄风镇惊,平肝解痉。

【药理】蝉蜕有抗惊厥、解热的作用。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

【用法】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3~0.6克;1~3岁,每服0.5~1克;3~6岁,每服0.6~1.2克;6~9岁,每服1~2克;9~13岁,每服1.5~3克。一日三次,开水送下。

【方七】银葛桂枝汤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大青叶20克,葛根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僵蚕10克,蝉蜕10克,生甘草3克,生姜10克。

【功用】清热解毒,熄风解痉,镇惊安神,解表散邪。

【主治】小儿急惊风证见昏迷不醒,头向后背,口张不开,脖项强直、硬,高热谵语,烦躁不安,发惊抽搐。

【方解】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清热解毒;葛根、桂枝发表解肌,祛风解痉;僵蚕、蝉蜕熄风解热;生姜解表和胃;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生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蝉蜕、葛根有明显解热、解痉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僵蚕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提高免疫力、镇痛、解痉的作用。

【用法】配合刺十宣,大椎。一剂药煎两遍,合在一起。1岁小儿,分6次服;1~3岁,分5次服;3~6岁,分4次服;6~9岁;分三次服,9~12岁,分2次服。

【方八】蚕蜈雄星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僵蚕6克,全蝎6克,蜈蚣6克,雄黄6克,胆南星6克,蝉蜕6克,天竺黄6克,麝香0.6克。

【功用】泄热豁痰,平肝镇痉,安神定惊。

【主治】急惊风证见一直高热不减,或是一阵一阵发高热,纳呆。

【方解】本方用僵蚕、全蝎、蜈蚣镇痉解毒;用雄黄、蝉蜕平肝安神;用南星、麝香、天竺黄泄热豁痰,开窍通络。

【药理】僵蚕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全蝎、蜈蚣有明显抗癫痫、抗惊厥作用;雄黄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00%的杀灭作用,也可杀灭大肠杆菌;天竺黄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优于消炎痛;胆南星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抑制;蝉蜕有明显解痉作用。

【用法】可刺少商,大椎,十宣。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5克;3~6岁,每服0.5~1克;6~9岁,每服0.6~1.2克;9~12岁,每服0.7~1.5克。每4小时服1次,开水送下。

【方九】参麝樟脑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红丽参8克,樟脑3克,麝香0.9克。

【功用】益气固脱。

【主治】急惊风证见脉快无力,并且乱,大囟门膨胀,眼斜视,眼皮下垂,瞳孔散大,或左右瞳孔大小不等,口眼歪斜,腹泻等时。

【方解】红丽参、樟脑强壮健脑;麝香气味香窜可以芳香开窍。

【药理】三药可以强心兴奋,亢进脑中枢之机能,消除脑中枢之抑制状态。

【用法】可剌人中、印堂、合谷、隐白。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6克;3~6岁,每服0.4~0.9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1~2克。1日3次,开水冲服。

【方十】朱冰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朱砂0.5克,冰片0.9克,薄荷冰0.6克,生甘草3克。

【功用】醒脑通窍,安神镇静。

【主治】急惊风证见脉快无力,并且乱,大囟门膨胀,眼斜视,眼皮下垂,瞳孔散大,或左右瞳孔大小不等,口眼歪斜,腹泻等时(同方九)。

【方解】方中冰片,芳香去秽,通窍启闭;薄荷冰、朱砂镇心安神;生甘草补虚清火。

【药理】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冰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主要成分有耐缺氧作用;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镇痛止痒之功;甘草其所含甘草次酸、甘草锌能治疗急慢性炎症。

【用法】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6克;3~6岁,每服0.4~0.9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1~2克。1日3次,开水冲服。

【方十一】附星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白附子6克,天麻6克,天南星6克,防风6克,白芷6克。

【功用】通阳散寒,祛风辟秽,开窍涤痰,熄风导滞。

【主治】急惊风证见小儿昏迷,不省人事,口眼歪斜,手足抽动。

【方解】白附子辛温散寒,温发阳气;天麻,南星涤痰启闭,熄风除湿;防风,除风解热;用白芷辟秽开窍。

【药理】白附子有明显的镇静、抗惊厥及镇痛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天麻能使小鼠自发性活动明显减少,可抑制或缩短实验性癫痫的发作时间;天南星具有祛痰、抗惊厥、镇静及镇痛作用;白芷有抗菌、抗真菌、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降血压的作用。

【用法】可刺人中,印堂。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6克;3~6岁,每服0.4~0.9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1~2克。一日三次,开水冲服。

【方十二】抱龙丸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抱龙丸(片玉心书方):胆南星15克,天竺黄3克,雄黄1.5克,辰砂3克,老琥珀0.9克,牛黄0.3克,麝香0.15克。

【功用】化痰开窍,清热醒神。

【主治】急惊风证见昏睡喘促,痰声漉漉,抽搐。

【方解】牛黄清热开窍;麝香开窍醒神,通经活络;朱砂清心镇静,安神解毒;琥珀镇惊安神;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雄黄祛痰。

【药理】牛黄有解热、镇静、抗惊厥、降压、抗炎、止血、降脂作用;琥珀酸具有中枢抑制作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抑制;天竺黄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优于消炎痛;胆南星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雄黄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00%的杀灭作用,也可杀灭大肠杆菌;辰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用法】共为细粉,将生甘草用雪水熬膏,投入药粉为丸,如皂角子大,黄腊色。1~3岁,每服三分之一丸至二分之一丸;3~6岁,每服二分之一丸至一丸。一日服二次,开水送下。在潮时用灯心,竹叶汤或薄荷汤送下。

中药材天竺黄的成分和处方

天竺黄是什么?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一个名字,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材。中药名。是一种禾本科植物,在秋冬季节采摘,可以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缓解热性疾病有好处。你知道天竺黄的营养成分和治疗疾病的效果吗,来看看这些具体的介绍吧。

天竺黄,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r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天竺黄可以有治疗风热疾病的作用,对于出现咳嗽啊或者是小儿抽搐等等的情况有治疗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预防中风的作用和效果。

主要成分:含硅酸、钾、钙等。

功效与作用:清热、镇静、祛痰。

炮制:生用。

性味:甘、寒。

归经:入心、肝、肺经。

功能:清热祛痰、驱风热、定惊痫。天竺黄可以有镇静的作用,对于清热解毒有好处,还能起到祛痰的功效哦。

处方举例:

竺黄汤:天竺黄6g、僵蚕3g、菖蒲2.4g、法夏4.5g、胆南星2.4g、天花粉9g、川贝母4.5g、钩藤9g、知母6g,水煎服。天竺黄可以用水煎服,注意这些搭配的方法,可以有治疗风湿疾病的作用,对于出现的咳嗽咳痰有调理的效果。

消痰治风方:天竺黄9g、制南星6g、石菖蒲4.5g、法夏9g、丹参12g、三七末3g(冲)、鸡血藤15g、陈皮6g、茯苓12g、炙甘草3g,水煎服。这样的小偏方可以有治疗咳嗽咳痰的作用和效果。

成分:主含氢氧化钾1.1%、硅土90.5%、三氧化二铝0.9%、三氧化儿铁等物质。现上海市已进行人工合成。

中药材天竺黄的成分和处方,上面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天竺黄是一种治疗疾病的中药材,可以有治疗咳嗽咳痰的作用,对于治疗风湿疾病有很好的作用和效果。而且也可以有提高体质的作用,大家可以试试上面的小偏方。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_天竺黄的药用价值

导读: 的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的与的药用价值、天竺黄的副等,要更多天竺黄的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天竺黄简介 天竺黄与竹黄的区别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天竺黄的药用价值 天竺黄的药用附方 天竺黄的配伍应用 天竺黄的副作用

天竺黄简介

天竺黄,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本品呈不规则的细碎片块,乳白色、灰白色或灰蓝色。乳白色者断面平滑显光泽。灰蓝色者稍粗糙无光泽。质略轻,松脆易碎裂,吸水性强,但不溶于水。投入水中可产生气泡。置舌上有吸附性粘舌感。气无,味淡,微有清凉感。以块片状,少碎屑,色乳白,光亮干燥者为佳。

天竺黄与竹黄的区别

二药同名,但为不同之药。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功效清热豁痰,凉心定惊,治热神昏谵语、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竹黄为肉痤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功效镇咳化痰,治中风、小儿惊风、胃气痛。

天竺黄图片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1、小儿惊风,中风癫痫,热神昏

本品清化热痰,清心定惊之功与竹沥相似而无寒滑之弊。治小儿痰热惊风,常配麝香、胆南星、辰砂等,如抱龙丸(《小儿药证直诀》);治中风痰壅、痰热癫痫等,常配黄连、菖蒲、郁金等;治热神昏谵语,可配牛黄、连翘、竹叶卷心等。

2、痰热咳喘

用本品以清热化痰,常配瓜蒌、贝母、桑白皮等药用。

3、清热豁痰

用于热病神昏谵语、痰涎壅盛者,可与犀角、牛黄、羚羊角研末冲服。

中风痰迷不语,可与牛黄、麝香、蝎尾研末冲服。

4、安神定惊

用于小儿惊风,症见抽搐,身热昏睡,喉中痰鸣,痰热盛者,可与黄连、僵蚕、朱砂、青黛、麝香研末冲服;痰盛者,可与胆星等同用。

用于小儿惊风夜啼,可与蝉蜕、僵蚕、郁金、山栀、甘草研末冲服。

天竺黄的药用价值

【药名】天竺黄

【别名】天竹黄、竹黄。

【性味】甘,寒。

清热豁痰,宁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壅,小儿惊风抽搐。

【主治】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酒浸敷。

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天竺黄;禁用天竺黄;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

天竺黄的药用附方

1、治小儿急惊风:青黛、轻粉各一钱,牵牛末五钱,天竺黄二钱。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汤下。(《小儿药证直诀》利惊丸)

2、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一钱,辰砂、麝香(各别研)半两,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炒干用)。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

3、治鼻衄不止:天竺黄、芎藭各一分,防己半两。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凋下。肺损吐血用药二钱匕,生面一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4、治小儿哮喘:蜂房6克,地龙10克,桔梗6克,苏子12克,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竺黄3克,诃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蜂龙汤《丁金元方》)

5、治: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清肺化痰汤《郭中元方》)

天竺黄的配伍应用

1、天竺黄配半夏曲,一清一燥,清热除湿,化痰止咳力量增强,主治湿热内蕴,咳嗽吐痰不爽,呕恶,胸闷胸痛,夜寐不安等症。最宜用之于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或痰风将作,目睛呆滞之际。

2、天竺黄配菖蒲,竹黄以清为主,菖蒲以开为主,一清一开,相辅相佐,一寒一温,相互补充,用治热病神昏,中风痰热壅盛等症,疗效大增。

3、天竺黄配胆星,相须为用,主治痰热闭阻清窍,高热神昏谵语,惊痫等症。

4、天竺黄配朱砂,用治痰热惊风,效果甚佳。

5、天竺黄配白僵蚕,用治风热痰喘,惊痫抽搐。

天竺黄的副作用

体质虚寒者慎用,服用后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呕吐,头痛,烦躁等不良反应应停止使用。

以上就是一些天竺黄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天竺黄】、【】、【天竺黄图片】、【】、【】

相关文章
  • 参苏理肺丸

    参苏理肺丸

    组成来源:《和剂局方》。组成:紫苏叶、葛根前胡、枳壳、桔梗、木香、陈皮、茯苓、法半夏、党参、甘草、生姜(用生姜煎取汤液泛为小丸)。剂型:水小丸,每袋重18克。服法服量:每服

    2013-12-20 阅读全文
  • 远志的神奇功效与作用,远志作用和功效与作用

    远志的神奇功效与作用,远志作用和功效与作用

    「养心安神药」远志的功效与作用 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性味归经 性微温,味苦、辛。归心、肾、肝经。 功效 镇静,催眠,抗惊厥,安神益智,祛痰开窍,解毒消肿,利尿,降压。 主治

    2023-01-13 阅读全文
  • 柏树叶洗头能治白发吗(柏树叶洗头治脱发吗)

    柏树叶洗头能治白发吗(柏树叶洗头治脱发吗)

    血热生风导致的白发早生或斑秃脱发,坚持常年用侧柏叶洗头泡头的方法可以缓解和预防此类脱发白发,使得头发乌亮黑泽。小小的侧柏叶真有如此功效吗?那么,如何用侧柏叶洗头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侧柏叶的奥妙吧! 如何用侧柏叶洗头 侧柏叶可以治疗脱发和白发,那么如何使用侧柏叶来洗头呢? 1、首先要确定你使用的是否是真正的侧柏叶,如果可能最好使用野生的,公园那种人工培育的药效很小。 2、用此办法最好留短发。

    2023-01-04 阅读全文
  • 野艾蒿,野艾蒿图片

    野艾蒿,野艾蒿图片

    这是野艾,别名:野艾蒿、荫地蒿、小叶艾、狭叶艾、艾叶、苦艾、陈艾,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有斜升的花序枝,被密短毛。下部叶有长柄,头状花序,椭圆形或长圆形,花序凸起;花冠狭管状,紫红色,花柱线形,两性花,花药线形,花果期8-10月。多生于低或中海拔地区的路旁、林缘、山坡、草地、山谷、灌丛及河湖滨草地等。野艾蒿具有理气行血,逐寒调经,安胎,祛风除湿,消肿止血等功能。能治感冒,头痛,疟疾,皮肤瘙痒,痈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症。因此,在盛夏季节,不妨家养一盆野艾,每当被蚊虫叮咬

    2023-01-25 阅读全文
  • 除寒湿气最好的中成药,6种治疗寒湿最好的中成

    除寒湿气最好的中成药,6种治疗寒湿最好的中成

    体内湿寒虚根据有症状选择治疗寒湿的中成药,对于脾胃虚寒的寒湿证湿毒清胶囊、木香顺气丸、参苓白术散、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都是不错的选择

    2020-08-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