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中成药
当前位置:中药大全 > 中成药 >

新版基药目录正式公布,国家新版基药目录公布

时间:2023-01-25 18:27:35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医保目录和基药目录

就目前法规来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由国家制定并颁布,而自2009年以后,国家基本药物将全部自动进入各省的医保目录当中。

医保目录为各省制定,除必须包含的国家基本药物外,还可根据本省实际用药情况增加部分药物。比如云南省可能会增加一些民族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当中。谢谢请采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医保用药范围目录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分类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里包含了一些适用于基本医疗需求、供应充足的常见药品。目录里的药品共分为中成药、西药和中药饮片三种,按类别来分,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

1、医保可以报销的西药有1133种,其中西药中的甲类药有315种,乙类药有818种;

2、医保可以报销的中成药有927种,中成药种的甲类药有135种,乙类药有792种;

3、还包含中药饮片127种及1个类别。

最新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通知

国卫药政发〔2018〕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要求,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国卫药政发〔2015〕52号)等相关规定,有关部门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进行了调整完善,形成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经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审核,报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正式印发,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请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8〕88号)的相关要求,牵头做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实施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汇总报告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80930日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解读

(一)201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哪些特点?

最新版目录主要是在2012年版目录基础上进行调整完善。总体来看,2019年版目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增加了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含民族药),能够更好地服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二是优化了结构,突出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注重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新增品种包括了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等。三是进一步规范剂型、规格,685种药品涉及剂型1110余个、规格1810余个,这对于指导基本药物生产流通、招标采购、合理用药、支付报销、全程监管等将具有重要意义。四是继续坚持中西药并重,增加了功能主治范围,覆盖更多中医临床症候。五是强化了临床必需,这次目录调整新增的药品品种中,有11个药品为非医保药品,主要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药品,比如直接抗病毒药物索磷布韦维帕他韦,专家一致认为可以治愈丙肝,疗效确切。

新版目录发布实施后,将能够覆盖临床主要疾病病种,更好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基础支撑,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疾病防治基本用药需求。

(二)此次目录调整如何体现中西药并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国家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等相关工作中,注重体现中医药的特点,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国卫药政发〔2015〕52号)明确规定,遴选国家基本药物时,要坚持中西药并重。我们这次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确定的调整原则也明确要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前期开展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工作时,对于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我委充分尊重中医药特点,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单独组织中医药专家,按照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和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确定的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所明确的调整原则和程序,进行充分论证和评审。调整后,基本药物目录的总品种数量为685种,其中,中西药的构成比例与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保持一致。

卫生健康委将在国家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相关工作中,继续坚持中西药并重的原则,按照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遴选调整机制,充分考虑中药特点,动态调整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结构和数量,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三)如何发挥基本药物和基本医保联动作用?

基本药物与医保药品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两者在安全有效、成本效益比方面无明显差别,基本药物在“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方面属性更强。一是基本药物不仅兼顾临床必需,还考虑公共卫生必需,包括免疫规划疫苗、抗艾滋病和结核病等药品。二是基本药物需采取多种方式保障有效供给,确保不断供,政府通过定点、储备等方式保障生产供应,通过财政专项经费或纳入医保基金予以高水平保障,提高患者对基本药物的可负担性。三是基本药物是临床首选、优先使用的一线药品,随着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深入,从保证供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角度,基本药物目录的指导性作用只会加强、不会被淡化。

在基本药物和基本医保联动方面,《意见》提出,一是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医保部门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基本药物目录内的治疗性药品优先纳入医保目录范围或调整甲乙分类;二是完善采购配送机制,医保经办机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及时向医疗机构拨付医保资金,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及时结算货款;三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制定药品医保支付标准等方式,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合理诊疗、合理用药。

(四)基本药物目录调入和调出的标准是什么?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要求,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目录和相关国家(地区)药物名册遴选程序及原则,根据我国疾病谱和用药特点,充分考虑现阶段基本国情和保障能力,总结以往目录制定和调整的实践经验明确了调入和调出基本药物目录的标准。

药品调入的标准:一是结合疾病谱顺位、发病率、疾病负担等,满足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危急重症、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从已在我国境内上市的药品中,遴选出适当数量基本药物。二是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持医药行业发展创新,向中药(含民族药)、国产创新药倾斜。

药品调出的标准:一是药品标准被取代的;二是国家药监部门撤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三是发生不良反应,经评估不宜再作为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四是根据药物经济学评价,可被风险效益比或者成本效益比更优的品种所替代的;五是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认为应当调出的其他情形。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一、西药部分

1  抗微生物药

1.1 抗生素类抗感染药

1.2 合成抗菌药

1.3 其他

1.4 抗分枝杆菌类药

1.5 抗真菌药

1.6 抗病毒药

2  抗寄生虫病药

2.1 抗吸虫病药

2.2 抗疟药

2.3 驱肠虫药

2.4 抗丝虫病及抗黑热病药

2.5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3  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3.1 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3.2 抗痛风药

4  麻醉用药

4.1 全身麻醉药

4.2 局部麻醉药

4.3 镇痛药

4.4 麻醉辅助药

5  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症用药

6  营养治疗药

7  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药

7.1 下丘脑垂体激素及其类似物

7.2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7.3 雄激素及同化激素类药

7.4 雌激素及孕激素类药

7.5 胰腺素及其他影响血糖药

7.6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7.7 甲状旁腺及钙代谢调节药

7.8 其他

8  调节免疫功能药

9  抗肿瘤药

9.1 烷化剂抗肿瘤药

9.2 抗代谢类抗肿瘤药

9.3 抗生素类抗肿瘤药

9.4 天然来源抗肿瘤药

9.5 激素类抗肿瘤药

9.6 其他

9.7 抗肿瘤辅助药

10  抗变态反应药

11  神经系统用药

11.1 抗震颤麻痹药

11.2 抗重症肌无力药

11.3 抗癫痫药

11.4 脑血管病用药

11.5 中枢兴奋药

11.6 镇静催眠药

11.7 其他

12  治疗精神障碍用药

12.1 抗精神病药

12.2 抗焦虑药

12.3 抗抑郁药

12.4 抗躁狂药

13  呼吸系统用药

13.1 祛痰药

13.2 镇咳药

13.3 平喘药

14  消化系统用药

14.1 抗酸药及抗溃疡病药

14.2 助消化药

14.3 胃肠解痉及胃动力药

14.4 泻药、止泻药

14.5 肝、胆病辅助药

14.6 其他

15 循环系统用药

15.1 强心药

15.2 抗心律失常药

15.3 防治心绞痛药

15.4 抗高血压病药

15.5 抗休克血管活性药

15.6 降血脂药

15.7 其他

16  泌尿系统用药

16.1 利尿药

16.2 前列腺疾病用药

16.3 其他

17  血液系统用药

17.1 止血药

17.2 抗凝血药及溶栓药

17.3 血容量扩充剂

17.4 抗贫血药

17.5 升白细胞药

17.6 抗血小板药

18 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

19  专科用药

19.1 皮肤科用药

19.2 眼科用药

19.3 耳鼻喉科用药

19.4 妇产科用药

19.5 解毒药

19.6 放射性同位素药

20  诊断用药

20.1 影像诊断用药

20.2 其他

21 生物制品

二、中成药部分

1  内科用药

1.1 解表剂

1.2 泻下剂

1.3 清热剂

1.4 温里剂

1.5 化痰、止咳、平喘剂

1.6 开窍剂

1.7 固涩剂

1.8 扶正剂

1.9 安神剂

1.10 止血剂

1.11 祛瘀剂

1.12 理气剂

1.13 消导剂

1.14 治风剂

1.15 祛湿剂

1.16 其他

2  外科用药

2.1 清热剂

2.2 温经理气活血剂

3  妇科用药

3.1 理血剂

3.2 清热剂

3.3 扶正剂

4  眼科用药

4.1 清热剂

4.2 扶正剂

5  耳鼻喉科用药

5.1 耳病

5.2 鼻病

5.3 咽喉病

6  骨伤科用药

6.1 活血化瘀剂

6.2 活血通络剂

6.3 补益肝肾剂

7  皮肤科用药

8  民族药

三、中药饮片部分

【相关问题】

一、基本医疗保险“三大目录”包括哪些?

【答】基本医疗保险的“三大目录”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标准。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是指在国家基本药物的基础上选择治疗必需、价格便宜、治疗效果好的药品,而将一些非基本医疗必需、价格较高、治疗效果一般的药品排除在外。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制定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品目录来确定。

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选择检查、治疗效果好的常规方法,而对高精尖价格贵的设备的使用进行适当控制和约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制定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来确定。

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设施是指在提供住院等医疗服务过程中,应选择必需适量的医疗服务设施和环境作为医疗保险的给付范围。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制定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设施标准来确定。

基本医疗保险“三大目录”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技术进步而调整。

二、国家基本药物和医保有什么关系和区别呢?

【答】《国家基本药物》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按照临床治疗必需、疗效好的原则制定的,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引导药品生产企业生产方向的药品目录。《国家基本药物》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二者的作用不同

《国家基本药物》主要用于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用药品种,通过引导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方向,保证基本药物的市场供应。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主要作用为了控制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药品费用的范围,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参保人员药品费用的依据。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

(二)制定的依据不同

《国家基本药物》主要考虑药品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以及全社会的基本用药水平。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在考虑参保人员用药安全和疗效的同时,重点要依据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要考虑药品的价格因素。

(三)应用范围不同

《国家基本药物》适应全社会所有人群,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只适用于基本医疗保险保险的参保人员。

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乙类目录有什么机构制定?

【答】对甲类,乙类的报销比例都是一样的,都是甲类100%,乙类90-98%,但是赔付比例是不一样的,城镇医保的报销比例高,农合的额报销比例稍低。

新医保目录正式发布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调目录扩容是板上钉钉

按照惯例,我国的《医保目录》约5年调整一次,重点对新药、地方调整增加药品和评审专家建议增补的药品进行评审。1999年,我国建立起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次年制定了第一版的医保目录,并于2004年进行了修订;2009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2009版医保目录,将基药目录中的治疗性药品全部纳入了医保目录的甲类部分,同时新增了260个药品。

而从2009年到今日,已经过去了5个年头。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2009版医保目录现已不能适应医保覆盖面增加、医疗消费需求增加的要求。同时,医改的不断深化,也对修订医保目录提出了内在要求。

事实上,早在2014年上半年,工信部消费品司医药处官员便在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透露,“今明两年启动修改医保目录,目录将扩容”。

并且,尽管中央只是表态,尚未真正有所动作,地方在这方面却是早已蠢蠢欲动。甚至早在2013年3月,新疆就按捺不住地将9个品种纳入该区医保报销乙类目录,又于2014年1月增补了13个品种。北京也在2014年宣布将224种用于治疗常见的慢性、老年病的药品纳入北京市社区药品医保目录,个人在社区就医报销相应比例提高至90%,至此,北京社区药品报销范围由原来的1211种增加到1435种。除此以外,重庆、湖北、天津、河北等地的相关部门,对医保目录调整也是极其“热情”。

对于地方的摩拳擦掌与药企的满怀期待,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局副局长徐毓才表示“可以理解”:新医改实施五年来,围绕“药品”折腾得甚欢,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堪称一部医改大戏,其情节可以用“紧(加强管制)-乱-放”三个字概括。目前,药品价格已经放开,药品采购是否继续实行“集中招标”存在不同意见,但对于基层医疗机构非基本药物已经放开了,曾经被严格禁止的“二次议价”也已经悄悄作废了。而这些政策的变化也是以“血”为教训换来的。在这种形势下,对医保目录进行调整,确实备受关注。

对于医药企业而言,在我国现行的报销体制下,医保药物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其产品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和全民医保的推行,产品的医保身份正显得愈发重要,甚至已然成为了决定产品含金量和发展潜力的一张护身王牌。尤其是对于新特药而言,这样的感受更为强烈。

这也是为何,有关医保目录的任何风吹草动总是能赚足眼球。涵盖了2000多个品种的医保目录,决定了医药企业的产品在临床使用的大局,决定了产品的销路是否顺畅。在基药零售指导价与各省招标齐压的境况下,医保目录申报品种的定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获利空间。

因而,从过往的情况可以看到,很多没有机会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或者由于产品价格策略需要没有选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以及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时受到的限制较多以致未能及时全身而退的产品,都会“退而求其次”的将目光瞄准了地方医保目录。

如今,医保目录调整在2015年将成为重头戏的消息,也让医药企业在时隔5年之后,再次重温了那种“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感觉。关于医保用药市场格局究竟会如何变化,自然成为了企业猜想的不二焦点。

结合目前的动态,徐毓才的态度是,新一轮医保目录调整在总体上应当会呈现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扩容,增加品种、规格;其二,整合,与基药目录衔接。

“考虑到国家医保目录经历了4次调整,2009版医保目录中的2196个药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已基本满足了临床的用药需求,因此,未来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会呈现出四大趋势:首先,在医保控费的压力下,药品在医保准入标准上会更加严格,医保资金限制更加严格;其次,调整数量或将有限,更侧重于目录用药结构合理性的调整;再次,充分注重药物经济学、循证医学等数据比较;最后,注重我国医保药物遴选的临床证据支持依据。”某外资企业政府事务经理华少如是说道。

猜目录创新药企或受益

医保目录的调整,将对药品市场布局和营销手段进行利益重排。华少的看法是,具有创新性药品的企业,注重产品医保战略规划、提前开展了研究的企业,政府事务资源强的企业,都将有希望从中受益。

利好创新药企,应当是众多揣测中最为振奋人心的一点。自医保目录制定之日起,如何公平和合理地遴选新药进入医保审评,便一直是行业专家和行业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其中,对于高价但临床有需求的药物,如何建立一个公平遴选机制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一些发病率较低的疾病逐渐变得多发,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乳腺癌等,让更多高价而疗效好的药物进入医保的呼声也是水涨船高。华少也表示,应当有更多创新性的药品,特别是针对重特大疾病的药品纳入到医保报销体系当中,以减轻患者负担,造福更多的群众。

但现实是,创新药要想进入医保目录,道阻且长。我国医保目录遴选饱受诟病的一点是,从制度设计上倾向于选择低价药品。这是由于,医保支付需要同时考虑财政支付能力和疾病普遍性,因此报销范围内多为经济实用型的国产药物。在此语境下,外资药企的进口药物和国内药企的创新药物虽然更先进高效,但由于价格较昂贵,不会成为医保的主要选择。

在美国和欧盟,创新药享受的待遇却和中国大不相同,因为新药在上市之前已经历了少则5年、多则10年的动物和人体试验。一旦监管部门批准其上市,就被认为是安全可靠的,将自动进入该国的医保目录。

与此同时,在德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是滚动更新其目录的,其他如西班牙、意大利和韩国等国也至少每年更新一次。但我国医保目录的更新周期为4-5年,在此过程中,无论新药有多好,都没有机会进入目录。并且,现有政策并没有明确怎样的药可以进入医保目录。以在2011年上市的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为例,尽管被称为“民生领域堪比两弹一星的重大突破”,但其无论是招标还是进入医保,都遭遇了重重困难。这对于民众的受益、产业的发展、企业的创新,都是极为不利的。

而如今,受到医疗救助、大病医保等政策透露出提升医保水平的趋势的鼓舞,不少观点认为,近几年的新药,特别是已经进入地方医保目录的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可能性较大。这也意味着,近年来不断推出新品的优势医药企业将从中受益。

不过,徐毓才认为,目前的政策风向实际上并不能称之为清晰,因此哪些药企最终会受益还有待商榷。如果主管部门思路放得开,以市场决定论为主导,那么价格就不是问题,原研专利药品自然会迎来大好机会;但如果是按照三明的“医保基准价”政策,这些药品就是死路一条。

创新药企有望受益之外,利好独家中成药也被视为新一轮医保目录调整的趋势之一。这在以往的医保目录调整中,也是有迹可循的。譬如,在2009版医保目录中,西药产品种类从1031扩大到1164,数目提升12.9%;中药产品种类从823扩大到987,数目提升19.9%。

在此导向下,业界对中成药进医保普遍看好。事实上,所谓的根据地方医保目录增补情况梳理出来的“最有潜质进入新医保的独家品种”便流出了几个版本。其中,预测趋好的中药数量远超西药。

华少指出,国家医保目录在历次的调整中一直是相当注重“中西药并重”的,也在不断提高中成药进入医保目录的比例。中成药用药目录的扩大,对于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推进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在新一轮的医保目录调整过程中,会更加侧重用药结构合理性的调整,因此也应该会注重“中西药并重”这样的现实国情。

对此,徐毓才则坦言,尽管“一切皆有可能”,但从目前基层用药存在的问题看,中药注射剂滥用已经成为一大“公害”,其中是否有“不当得利”,是不说自明的。若仅从临床使用情况来看,则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使用者是否有资格使用,二是是否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原则”。因此,在没有“循证医学依据”的背景下,打开笼子让大量中成药进入医保,是福是祸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进目录壮内强外不可缺

尽管医药企业无不对医保目录有着种种美好憧憬,但这绝对不是企业想进就能进的。我国当前的医保目录新药遴选机制,主要是以专家评审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是经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等7个部门确定的专家小组对药品进行分类并拟定备选目录,由全国1000多名专家投票遴选等严格程序产生的”。用更直白的说法,即基于对药物疗效、安全性、可能的费用、成本、经济负担,或其他方面的一些要素,由专家进行综合打分。

对此,有声音指出,在以专家为主导的评审程序下,非医保药品要想进入医保目录,主要会受到专家资源、是否进入地方医保等因素的影响。

“医保目录评审坚持专家评审的原则,专家会从实际临床、用药等方面提出专业性的评审意见。”华少进一步强调,进入地方医保目录,只是说明该产品满足特定区域的临床用药需求。当然,进入地方医保目录数量较多,则未来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时具有一定优势。通常而言,已进入10个省市以上医保乙类目录的品种一般为临床急需,这样的品种调入的可能性比较大。而相关统计显示,现进入10省以上目录的产品有近百个,这些产品在未来进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时,是具备先发优势的。

其实,自2009年国家医保调整完成后,省级医保目录便成为了药企必争之地。相对于基药来说,各省在医保目录的调整上是具有较大权限的。尽管省级医保目录在调整原则及方案上会遵循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但关键还在于各省最终决定的药品价格以及市场使用情况。且各地在具体流程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华少举例称,各省在调入范围、调入重点、调整数据库来源、备选数据库形成上都有本地企业的特点。如2009年省级医保目录调整中,福建、湖北重点对国家新药、地方药和评审专家建议增补的药品进行选择增补;有的省份则重点考虑基层医疗机构广泛使用、疗效较好、价格偏低的品种,适应省医疗保障需求和本省临床用药习惯的品种。

因而,新上市的药品或地方医保进入不多的企业,应积极寻机突围:寻找省市报销增补准入机会;积极参与各省大病谈判准入;关注PAP模式,采取类似赫赛汀、格列卫等慈善赠药的办法;尝试参与创新模式,充分利用商业保险参与各省的机会。

除此以外,华少提醒道,医药企业对产品的重视程度、医保战略规划、医保风险评估等内在基本功也是不容忽视的。更重要的是,企业首先必须要明确,产品医保目录遴选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而在现有增补现实环境下,决定是否能进入医保目录的是产品,这包括产品的临床必需性,产品与医保目录内同类产品相比是否具可替代性、是否具有更优的价格、疗效比是否更高或者是否为创新类的药品等。通常说来,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是国家政府部门在医保目录遴选时考虑的基本条件。

细化到新药产品,华少认为政府部门在进行医保目录新药遴选时,重点关注的内容如下:产品创新性;是否临床亟需,针对特重大疾病且现临床无有效治疗药物;对医保基金的承受压力影响;社会公众效益。

而在徐毓才看来,决定了产品能否挤进医保的关键要素,主要有三个:一是药品质量。不能有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别是不能涉及媒体关注的热点事件,如原料、工艺作假,涉嫌药品回扣等;二是药品价格。价格越高,则进入医保目录的可能性越小;三是临床疗效。应尽量保证临床疗效的安全可靠。

当然,对于专家打分这种带有较强主观性的评审方法,批判声也是一直没有消停过。相较之下,在卫生经济学和药物经济学研究比较发达的国家,药物遴选会很大程度地参考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研究证据。目前,欧美、日韩、澳大利亚、加拿大都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定价和支付,形成一套卫生技术评估体系(HTA)。因此,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应该尽可能地推动这一遴选技术手段的发展。

但是,虽然徐毓才和华少都认可新药遴选经济学循证的科学性,他们却也都表示,我国目前仍缺乏独立、权威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机构和评价指标体系,没有完善具体的针对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研究证据的卫生技术评估办法、标准和流程。因此,要想向上述国家看齐,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专家观察

与其调整,不如舍弃

按照目前这种态势,实行医保目录调整的意义并不大。正如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很多事情一样,只顾不惜体力挖空心思去干,却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干,也就是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因此,这一次,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看当初我们为什么会制定医保目录?

这缘起于WHO。1979年,WHO提出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目的是保障人们的基本健康权,主要针对的是发展中国家。WHO制定了一个指导目录,各个国家可在此基础上做出调整。据此,80年代,我国出台了“公费劳保用药目录”,1999年,《城镇职工医保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出台,2000年就有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由此,我们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我国现行的医保目录究竟是怎么来的。

但如今,我国的药品目录着实不少,这不管是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监管,还是患者都造成了不便之处,对医保的全国联网报销推进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并且,这些目录既有国家版,也有省增补版,其中是否存在权与利的纠葛,我只能说一声水太深。而在这里,我想要说的是,既然基药目录都已有了几版,我们是否可以不再需要医保目录了?

答案是“难以舍弃”。一方面也许是因为这里面包含着太多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现行很多政策还把医保目录掺杂其中,如基本医保实行“三大目录”(疾病目录、诊疗目录、用药目录)管理。此时,若没有用药目录了,怎么办?人们会“无所适从”。

那么,如果真的要舍弃医保目录,又该怎么做?我的建议是,不要再遴选制定所谓的医保目录,将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所有药品全部纳入合规费用按比例报销;非基本药物的报销,只要是“合理用药”的,自付一定比例后,全部纳入合规费用按比例报销。

当然,执行这一政策后,也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对于某些特殊药品限定特殊病种使用;二是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患者自付费用超过一定比例直接进入大病保险报销,不得剔除任何项目费用;三是废除药品集中采购,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使用什么药品,以什么样的价格购进药品;四是加大次均费用控制力度,对于费用控制不力的医疗机构按照“协议”严格处罚;五是依法惩处商业贿赂;六是积极探索“医保支付价”改革,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调动医疗机构控费的积极性主动性。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3月1日起执行,哪些新药品将纳入目录?

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公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119种药品谈判成功,平均降价50.64%。本次调整还新增了17种抗癌药,其中仑伐替尼等新药好药,癌症用药的保障水平明显提升。从药品种类看,此次谈判成功的药品多为近年来新上市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药品,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药结核、风湿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等10余个临床治疗领域。

一、新增药品涉及31个临床组别。

国家医保局关于负责人介绍,这次调整是该局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的。与往年相比,本次调整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谈判降价调入的药品数量最多,惠及的治疗领域最广泛。本次目录调整共新调入119种药品,这些药品共涉及31个临床组别,占全部临床组别的86%,患者受益面非常广泛,患者的获得感会更加强烈。

二、降低抗癌药价格。

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透露,我国将开展新一轮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要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通过准入谈判、以量换价,降低抗癌药价格。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的信号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传出。

三、进一步提升目录内药品的经济性。

医保药品目录是指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主要是指医疗保险可以报销的药品目录,不仅适用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也适用于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员。多年来,在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周期上,我国始终遵循着五年一次的惯例。在之后的调整中,国家医保局也会组织专家作出评审,对符合前提的“老品种”作出谈判,着力提升目录内药品的经济性。

基本药物都是医保甲类吗

【基本药物的组成】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由甲类药品目录和乙类药品目录两部分组成。甲类药品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按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规定支付费用。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较高的药品。

【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的概念,由世界卫生组织于1977年提出,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2009年8月18日中国正式公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这标志着中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相关文章
  • 2019盘点,2019盘点n

    2019盘点,2019盘点n

    NO.1:哈弗H6(365715辆) SUV市场的销冠其实不说每个人都可以想到是谁,就是国民神车哈弗H6。虽然长城 汽车 目前还没有公布2019年12月份的销量数据,但从前11个月销量来看,预估的365715辆的销量成绩已经领先第二名十万多辆,销冠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一直以来,哈弗H6凭借其亲民的售价和实用的配置在市场和消费者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2023-01-04 阅读全文
  • 蛇莓旁边真的有蛇吗,有蛇莓会经常有蛇出没吗

    蛇莓旁边真的有蛇吗,有蛇莓会经常有蛇出没吗

    蛇泡果能吃。蛇泡果学名叫做蛇莓,大家可以食用,但是专家建议尽量不要盲目食用野外的“蛇泡果”,因为蛇莓容易沾染各种细菌,寄生虫,很难清洗干净,感染致命病菌也会中毒。而且蛇莓生长的地方往往有蛇出没,蛇莓上有可能沾有蛇的残涎。蛇泡果简介:蛇莓(学名: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别名:龙吐珠、三爪风、鼻血果果、珠爪、蛇果、鸡冠果、野草莓、蛇藨、地莓、蚕莓、三点红、狮子尾、疗疮药、蛇蛋果、地锦、三匹风、蛇泡草、三皮风、三爪龙、老蛇泡、蛇蓉草、三脚虎、蛇

    2023-01-25 阅读全文
  • 复方黄松湿巾有副作用吗?少女可以用黄松湿巾嘛

    复方黄松湿巾有副作用吗?少女可以用黄松湿巾嘛

    复方黄松湿巾是药用型湿巾,有些朋友在下阴瘙痒时就立马使用止痒。有的朋友擦拭之后立马见效,有的朋友需要湿敷之后慢慢止痒,甚至已经有的朋友哪怕用了也不止痒,但是依旧在

    2019-01-30 阅读全文
  • 百合韩剧推荐,百合韩剧推荐古装

    百合韩剧推荐,百合韩剧推荐古装

    《不夜城》。《不夜城》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提取码:84xk    刘健一(金城武饰)是新宿歌舞伎町的混混,身为台湾与日本人的残留孤儿,混血的他被叫作半唐番,不为社会所容纳。歌舞伎町有着上海帮、福建帮、北京帮、台湾帮等,各方力量形成复杂的角力形势。年关将至,似乎是因为健一的前度拍档吴富春(椎名桔平饰)返回歌舞伎町,他因杀死元成贵(曾志伟饰)的手下而逃亡,元成贵遂限令健一在三日内交出富春,否则二人便只有死路一条。此时左藤夏美(山本未来饰)出现,她称与有过节,为了

    2023-01-04 阅读全文
  • 苍耳子鼻炎滴丸作用是什么,通鼻窍清肺热治各

    苍耳子鼻炎滴丸作用是什么,通鼻窍清肺热治各

    苍耳有着治疗鼻炎的功效,有很多治疗鼻炎的中成药中都有加入苍耳成分,苍耳子鼻炎滴丸的主要成分就是苍耳子。苍耳子是苍耳的果实以及种子,新鲜苍耳子是有较强毒性的,但是经

    2020-08-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