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中药图片库
当前位置:中药大全 > 中药图片库 >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紫花地丁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3-01-25 18:28:21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开紫花的小灌木,叶片很小,这是什么?

导读:农村一种植物,开紫色的花,可盆栽很漂亮,如今价值大,别忽视

相信有很多朋友像我一样童年是在农村长大的,时常奔跑在山上感受着风的气息,在河里感受着水的冲击,在田野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众所周知,农村遍处都长满了野草,而这些形形色色的野草中有不少具有很好的功效,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永远不会过时。就我知道的一种野草,它的模样极不起眼,却会开出很多紫色的花朵,还能清除体内的毒素,这种野草就是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别名光瓣堇菜、堇堇菜、箭头草、低丁草、羊角子、独行虎、宝剑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本身特别矮小,仅仅只有4~14厘米高,最多不超过20厘米。它的根茎非常纤细,表面呈淡褐色,直直的挺立向上,少有见到匍匐或者斜升的植株,看起来倒是有几分精气神。叶子在根茎基部生长,呈莲座状向四周散开,下面部分的叶片通常比较小,有三件卵状形或狭卵形,靠近顶端的叶片比较长,有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整株植株上的叶片表面都光滑无毛,只有边缘有较平的圆齿。每年四月份左右,它会成片成片的开出许多紫色小花,小花居于植株顶部,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极其高贵,从而得知,一朵花的地位并不是由其大小而决定。

紫花地丁几乎遍布于我国各个角落,无论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都能找到它的身影,主要在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河南、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安徽、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居多。它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既能耐荫也能耐寒,但是不喜欢处于阳光直射的地方,只要空气中的温度稍微过高,植株就会被晒枯萎,因此它通常生长在一些比较凉爽的地方,比如林缘、灌木丛、田间、荒地以及河边。

紫花地丁在农村各个角落都有,相信很多朋友都见过,只是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罢了,总的来说,紫花地丁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首先,紫花地丁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平时多食用的话,对身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食用方法也特别简单,最常见的便是清炒、煮面、烫火锅。

其次,全草入药,它开紫色的花,可盆栽很漂亮,如今价值大,别忽视。《本草纲目》记载: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常用来治毒蛇咬伤、痢疾、腹泻、痈肿、湿热、目赤肿痛,只是脾胃虚寒者要慎用,因为植物本身属于凉性药物。

最后,紫花地丁的繁殖能力极强,只要有几株,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大片,而且它的花期特别长,经常被用来当作绿化用草,有的朋友见它的花色漂亮,还专门移植到家中盆栽栽培,实际上它的作用可多了!

伙伴们,你们有没有见过紫花地丁呢?

这是什么花?

紫花地丁

(堇菜科堇菜属植物)

编辑 讨论3 上传视频

紫花地丁(学名:Viola philippica),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无地上茎,高5~10cm,果期高可达20余厘米,叶片下部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蒴果长圆形,长5~12mm,种子卵球形,长1.8mm,淡黄色。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全草供药用,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嫩叶可作野菜。可作早春观赏花卉。

味苦、辛、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形态特征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紫花地丁(15张)

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14厘米,果期高可达20余厘米。根状茎短,垂直,淡褐 色,长4-13毫米,粗2-7毫米,节密生,有数条淡褐色或近白色的细根。叶多数,基生,莲座状;叶片下部者通常较小,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4厘米,宽0.5-1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截形或楔形,稀微心形,边缘具较平的圆齿,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有时仅下面沿叶脉被短毛,果期叶片增大,长可达10余厘米,宽可达4厘米;叶柄在花期通常长于叶片1-2倍,上部具极狭的翅,果期长可达10余厘米,上部具较宽之翅,无毛或被细短毛;托叶膜质,苍白色或淡绿色,长1.5-2.5厘米,2/3-4/5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线状披针形,边缘疏生具腺体的流苏状细齿或近全缘。

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紫花地丁(4张)

花梗通常多数细弱,与叶片等长或高出于叶片,无毛或有短毛,中部附近有2枚线形小苞片;萼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附属物短,长1-1.5毫米,末端圆或截形,边缘具膜质白边,无毛或有短毛;花瓣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侧方花瓣长,1-1.2厘米,里面无毛或有须毛,下方花瓣连距长1.3-2厘米,里面有紫色脉纹;距细管状,长4-8毫米,末端圆;花药长约2毫米,药隔顶部的附属物长约1.5毫米,下方2枚雄蕊背部的距细管状,长4-6毫米,末端稍细;子房卵形,无毛,花柱棍棒状,比子房稍长,基部稍膝曲,柱头三角形,两侧及后方稍增厚成微隆起的缘边,顶部略平,前方具短喙。

蒴果长圆形,长5-12毫米,无毛;种子卵球形,长1.8毫米,淡黄色。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1]

生长习性

编辑

性喜光,喜湿润的环境,耐荫也耐寒,不择土壤,适应性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强,繁殖容易,能直播,一般3月上旬萌动,花期3月中旬至5月中旬,盛花期25天左右,单花开花持续6天,开花至种子成熟30天,4月至5月中旬有大量的闭锁花可形成大量的种子,9月下旬又有少量的花出现。 [2]

产地生境

编辑

紫花地丁 [3]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在庭园较湿润处常形成小群落。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也有。 [1]

繁殖方法

编辑

播种繁殖

穴盘育苗

紫花地丁种子细小,一般采用穴盘播种育苗方式。床土一般用2份园土,2份腐叶土,1份细沙。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可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床土,以达到培育壮苗、防治苗期病虫害的目的。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时间:春播3月上、中旬。秋播8月上旬。播种后控制温度15℃~25℃之间,一周左右出苗。 [2]

露地播种

于8月份,先将土地平整浇透,待水渗下后,将种子与细沙土拌匀,撒至地面,稍加细土将种子盖严,一周即可出苗。 [2]

分株繁殖

紫花地丁 [4]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将绿化用地翻耕,施足底肥,整平,如4月将其从苗地起出,分株栽植于绿化地内,株行距10cm,浇透水,6月份便可布满。分株时间在生长季节都可进行,但在夏季分株时注意遮荫。

紫花地丁如在春季进行分株会影响开花,而雨季移植易成活又不影响第二年开花,紫花地丁的无性繁殖在雨季进行为好。用分株方法进行繁殖时见效较快,在同种条件下分株移植,小紫花地丁较大株的缓苗快,成活率高,绿色期长,在园林绿化上如不特别要求当时的绿化效果尽量采用中小植株进行绿化。 [2]

自然繁殖

紫花地丁自繁能力强,按分株栽植法,在规划区内每隔5m栽植一片,种子成熟后不用采撷,任其随风洒落,自然繁殖,10月左右便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2]

栽培技术

编辑

播种前准备

常规使用的播种箱,规格长50cm,宽30cm,高8~10cm,也可采用育秧盘。木箱在使用前一定要用水泡透,否则容易造成土与箱分离,影响出苗。床土准备一般用2份园土,2份腐叶土,1份细沙,用孔径为lcm以下的筛子过筛备用。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可用0.1%~0.3%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床土,以达到培育壮苗、防治苗期病虫害的目的。土壤消毒后用硝基腐殖酸调节土壤pH值到6.0~7.0左右待用。 [5]

播种方法

将采集到的紫花地丁的种子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12月上旬播种在2~8℃的低温温室内,翌年2月出苗,3月下地定植。亦可在5月份采下种子,直接地播,很快就可以发芽出苗。由于种粒比较细小,播种时最好采用“盆底浸水法”即将床土装入秧盘或浅盆,置于更大的盛有水的容器中,使水从秧盘或盆底部向上渗透,湿润整个床土,然后再进行播种。

播种时可采用撒播法,用小粒种子播种器或用手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浸润透的床土上,撒种后用细筛筛过的细土覆盖,覆盖厚度以盖注种子为宜。种子出苗过程中,如有土壤干燥现象,可继续用盆浸法补充水份。播种后室内温度控制在15~25℃为好。 [5]

幼苗期管理

小苗出齐苗后要加强管理,特别要控制温度以防小苗徒长,此时光照要充足,温度控制在白天15℃,夜间8℃~10℃,保持土壤稍干燥。当小苗长出第一片真叶时开始分苗,移苗时根系要舒展,底水要浇透。白天温度为20℃左右,夜间温度为15℃左右,可适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液促进幼苗生长,当苗长至5片叶以上时即可定植。 [2]

定植

定植密度如果选用叶片在15~20之间的大中苗移栽,40株/m2。如果选用叶片在5~10之间的中小苗移栽,密度可为50株/m2。另外发现带土壤移植较裸根移植缓苗快,成活率高。 [2]

生长期管理

紫花地丁抵抗能力强,生长期无需特殊管理,可在其生长旺季,每隔7~10天追施一次有机肥。会使其景观效果更加。 [2]

病虫防治

红蜘蛛危害叶片,可用石硫合剂喷杀。

会生叶斑病,是半知菌感染所致。起初只是一个个小褐点儿,如不及时治疗会产生大片的黑斑,叶片枯黄死掉。所以,一旦发现生病,应立即用百菌清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隔7-8天一次,连续2-3次,可基本痊愈。主要虫害有介壳虫、白粉虱等,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至1500倍液喷洒。

主要价值

编辑

食用价值

紫花地丁每100g干物质中含有蛋白质29.27g,含可溶性糖2.38g,氨基酸33.95mg及多种维生素。每1g干紫花地丁中含铁354.8μg、锰30.3μg、铜22.2μg、锌55.8μg、钡11.3μg、锶87.3μg、铬69.0μg、钼60.0μg、钴9.7μg、钙3.9μg。将紫花地丁的幼苗或嫩茎采下,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浸泡3~5min炒食、做汤、和面蒸食或煮菜粥均可。 [6]  [7]

园林价值

紫花地丁花期早且集中;植株低矮,生长整齐,株丛紧密,便于经常更换和移栽布置,所以适合用于花坛或早春模纹花坛的构图。紫花地丁返青早、观赏性高、适应性强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作为有适度自播能力的地被植物,可大面积群植。紫花地丁适合作为花境或与其它早春花卉构成花丛。在盆栽成株经过一定时间的冬眠后,可注意控制其开花日期,开出满盆娇嫩的花朵,用于窗台、书桌、台架等室内布置,也可制作成盆景。 [6]  [8]

食用方法

编辑

别名:铧头草、光瓣堇菜、堇堇菜、箭头草、地丁、羊角子、独行虎、地丁草、宝剑草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5至30克(鲜品30至60克);外用:适量,捣敷。

紫花地丁知识介绍: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紫花地丁多年生草本,生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5至6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全草,洗净,晒干。

紫花地丁全草多皱缩成团。主根淡黄棕色,直径1至3厘米,有细纵纹。叶灰绿色,展平后呈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至6厘米,宽1至3.5厘米,先端钝基部截形或楔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叶柄有狭翼。花茎细长,花淡紫色,有细管状花距。蒴果长圆形或裂为三果爿,种子多数。气微,味微苦而粘牙。以叶绿、根黄者为佳。

紫花地丁补充信息: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切段,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紫花地丁适合人群:阴疽漫肿无头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紫花地丁食疗作用:紫花地丁味苦、微辛,性寒;归心、肝经;气微散泄;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

主治疔疮痈肿、痄腮,瘰疬,丹毒,乳痈,肠痈,湿热与泻痢,黄疸,目赤肿痛,喉痹,毒蛇咬伤。

紫花地丁做法指导:

1. 凡各种疔毒痈疮,红肿热痛者,可单用鲜品捣汁服,并用其渣敷患处;或与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配伍。

2. 若气血亏虚者,可加入当归、黄芪;若湿热凝结骨痈疼痛高肿者,可与茯苓、车前子、金银花、牛膝同用,以利湿清热。

3. 凡颈项瘰疬结核者,可与夏枯草、玄参、贝母、牡蛎相合,以散结消肿。 [9]

植物文化

编辑

紫花地丁节的由来

奥林匹克山的三月,火神的紫色地丁花冠俘虏了维纳斯的芳心;拿破仑倾心于紫色地丁,他的追随者便以紫花地丁作为党派徽记,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时,发誓要在紫花地丁花开时返回巴黎,1815年的三月,女人们身着堇色华服,把紫花丁花撒向皇帝的必经之路。今日法国的图卢兹,每年在2月举办“紫地丁节”。

紫花地丁的传说

据说河川之神伊儿的美,连美神都不禁为之侧目。但是,无奈宙斯说什么也不肯割爱。美神小声的呼唤伊儿,两人经常在草原上快乐地玩乐谈天。不巧,有一回被宙斯之妻赫拉看到了,伊儿便匆忙地变成小牛躲了起来。宙斯为了让小牛吃草而创造了紫花地丁的草。但是,当宙斯从赫拉那儿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就生气地把伊儿变成了星星。悲伤的宙斯,为了怀念伊儿的美,又在草上增加了一种美丽的花朵,那就是紫花地丁的花朵了。

请问这紫色的是什么花?

是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拉丁学名:Viola yedoensis Makino,别名:野堇菜),堇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性喜光、喜湿润的环境,耐荫也耐寒,不择土壤,适应性极强。

其高5~10cm,叶片下部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蒴果长圆形,长5~12mm,种子卵球形,淡黄色,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种子植物门

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五桠果亚纲

侧膜胎座目

树荣苦菜在农村叫什么

树荣苦菜在农村就叫做苦菜花。

苦菜花是一种极为普通的野菜花。民间食用苦菜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亦常用做草药。苦菜有很多种,其中有开紫色花的苦菜,也就是紫花地丁,别名:紫花荼草、荼草﹑医苦草﹑苦绒,艾草等。

紫花地丁,那种貌似高贵的鸢尾花的紫色小野花,在春天是随处可见的,其性寒味微苦,也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和蒲公英是一样的高手。焯了,凉拌吃,是美味。

开着小黄花的苦菜,我们在电影《苦菜花》里看见过它的芳影,它在春天经常出现于农家菜的食谱之上。春天,这些带着苦味的菜可以帮助我们清除一冬天积攒的内热、肠毒,对春天的生发和夏天的生长都很有好处。

扩展资料:

主要价值:

1、食用价值

紫花地丁每100g干物质中含有蛋白质29.27g,含可溶性糖2.38g,氨基酸33.95mg及多种维生素。每1g干紫花地丁中含铁354.8μg、锰30.3μg、铜22.2μg、锌55.8μg、钡11.3μg、锶87.3μg、铬69.0μg、钼60.0μg、钴9.7μg、钙3.9μg。将紫花地丁的幼苗或嫩茎采下,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浸泡3~5min炒食、做汤、和面蒸食或煮菜粥均可。

2、园林价值

紫花地丁花期早且集中;植株低矮,生长整齐,株丛紧密,便于经常更换和移栽布置,所以适合用于花坛或早春模纹花坛的构图。紫花地丁返青早、观赏性高、适应性强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作为有适度自播能力的地被植物,可大面积群植。紫花地丁适合作为花境或与其它早春花卉构成花丛。在盆栽成株经过一定时间的冬眠后,可注意控制其开花日期,开出满盆娇嫩的花朵,用于窗台、书桌、台架等室内布置,也可制作成盆景。、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春天到了,这几种养生菜一定要吃

百度百科-苦菜花

百度百科-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什么时候挖

紫花地丁可以在每年地五六月份采收。

紫花地丁如果是采用播种法,其实可以在温室内进行,这样对于时间也就没有了局限性,可以在冬季播种,这样到了早春时节,温室里的紫花地丁种子就会出苗了。

2、播种时间

如果是在室外种植,那么可以在5月份进行收集种植种子,收集种子以后直接就进行种植,只要温度与土壤、水分以及后期的施肥管理合适,那么很快就会出出苗与开花。

华兜草的作用与功效

华兜草也叫紫花地丁,紫花地丁性寒味微苦,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中医以全草入药。紫花地丁所含黄酮甙类及有机酸对金色葡萄球菌、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紫花地丁所富集微量元素,对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有作用,对核酸蛋白的合成、免疫过程、细胞繁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可促进上皮细胞修复,使细胞分裂增加。所含锌可抗病毒,并能刺激抗毒素的合成,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扩展资料:

紫花地丁含有机酸、黄酮及其甙类、酚性成分、糖类、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皂甙、植物甾醇、鞣质等10种有效成分。富集铜、铁、锰、锌、镁等微量元素。

所富集微量元素,对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有作用,对核酸蛋白的合成、免疫过程、细胞繁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可促进上皮细胞修复,使细胞分裂增加,T细胞增高,活性增加,从而对生物体的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通过酶系统发挥对机体代谢的调节和控制。

所含锌可抗病毒,并能刺激抗毒素的合成,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是其:“清热解毒”、“治疽疗毒”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花地丁

相关文章
  • 马齿苋的作用和功效,马苋菜的作用和功效

    马齿苋的作用和功效,马苋菜的作用和功效

    你好!马齿笕有清热解毒、祛湿止带功效,适用于湿热下注、带下色黄、黏稠味臭、小便短黄、口渴口苦、舌红苔黄、脉滑者,亦可用于湿热泄泻、痢疾等。能驱虫功效,适用于小儿钩虫病。该品有清热解毒、止泻痢、除肠垢、益气补虚功效,适用于治疗久痢。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 title=马齿苋的作用和功效,马苋菜的作用和功效

    2023-01-31 阅读全文
  • 人参枸杞红枣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 荆芥的家常吃法,荆芥的吃法有哪些

    荆芥的家常吃法,荆芥的吃法有哪些

    荆芥的吃法很多,1.可以用蒜泥凉拌,2.下汤面条,出锅时加入。3.做番茄汤之类的咸汤出锅加入提味。4.拌黄瓜,拌凉皮吃。总之,吃法很多。大叶荆芥是芳香类植物,类似于香菜,罗勒,用来提味增鲜的。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 title=荆芥的家常吃法,荆芥的吃法有哪些

    2023-01-13 阅读全文
  • 茴香茶的功效与作用
  • 中药苍术长什么样,苍术中药起什么

    中药苍术长什么样,苍术中药起什么

    苍术是一味中药。名字听起来不起眼,甚至很多人没听说过,但是一定不要小瞧它。苍术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很大作用,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尤为突出,深受很多糖尿病患者喜欢。 苍术一般都是野生的,根状茎呈斜生或是直立状,茎的中下部一般为紫红色。采挖一般是在春秋季节,尤其是秋天。把根茎挖出来之后除去残根和须根还有上面的泥土。 苍术有健脾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震亨]曰:苍术治湿,上中下皆可用……故苍术为足阳明经药,气味辛烈,强胃强脾,发谷之气。《本草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

    2023-01-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