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中药图片库
当前位置:中药大全 > 中药图片库 >

菁的种子有什么功效(蔓菁有什么功效)

时间:2023-01-04 11:15:05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蔓菁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蔓菁的种植时间可在春季4-6月份,准备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挑选健康饱满的蔓菁种子种植在土壤中,大约30左右就会看到生长出小芽来。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温暖的环境、做好肥水管理。

蔓菁种植和管理技术

一、种植时间

种植好蔓菁就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根据其生长习性上来看,最好是在春季4-6月份进行。其种子存活率比较高,发芽比较快。而其它时间则存活不是那么高,且不易进行养护。

二、准备土壤

为了让蔓菁种植后更好生长,就要准备好一份合适的土壤。因其对于土壤没有较高要求,喜欢生长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砂质土壤中,所以可用两份腐叶土、两份园土、一份沙壤土进行均匀混合配制。

三、种植土壤

将蔓菁种子种植在土壤中,覆土一厘米并适量浇水保持湿润环境,切忌不可有积水产生。将其摆放在阴凉通风处,大约在30天上下就会看到生长出小芽来,为了促进生长更加健康要做好养护管理。

四、养护管理

每天将其摆放在向阳位置上,有效促进光合作用产生,利于枝叶健康生长。当光照比较强烈的时候,则做好遮阴措施。保持温暖生长环境,避免处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中。当生长到一定高度,可以适当修剪。

菁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

菁的意思有4个

1,韭菜的花。 如:秋韭冬菁。

2,古代指“芜菁”(即“蔓菁”)。

3,同"精华"。最精美的部分。 如:摘取菁华。

4,水草。如:菁茅,植物名。茅的一种,古时用来包裹东西。又香草名。古时用来滤酒,以除去酒中的杂质

扩展资料:

1,芜菁[wú jīng]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块根肉质,白色或红色,扁球形或长形,叶子狭长,有大缺刻,花黄色。块根可做蔬菜。

2,芫菁[yuán jīng] ——鞘翅目芫菁科甲虫,会分泌出一种刺激性物质,称“斑蝥素”,主要是从斑蝥属和欧洲的西班牙芫菁收集而来。

3,茶菁[chá jīng] ——所谓茶菁通常指的是鲜叶,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工序的、从茶树上采下的准备加工为茶的叶子叫茶菁。

4,林菁[lín jīng] ——草木丛生的地方。

5,葱菁[cōng jīng] ——亦作“葱菁”。青翠而茂盛。

北方有一种长得像萝卜的东西,一般煮在小米粥里吃,我们这边土话叫“疙瘩”,有人知道学名吗

长得像萝卜一样,一般煮在粥里吃,可能你说的就是芥菜疙瘩。在东北一般是做咸菜吃的。

(学名:Brassica napiformis L. H. Bailey )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全株无毛,块根圆锥形,外皮白色,根肉质,白或黄色,有辣味,基生叶少数,大头羽状浅裂,叶片顶裂片宽卵形,边缘有不整齐尖齿,茎生叶似基生叶,花浅黄 色,萼片披针形或长圆卵形,花瓣倒卵形,种子球形,黑褐色,

一道芥菜疙瘩吃法

酱油疙瘩的做法:

食材

芥菜(疙瘩菜)1个、酱油适量、蒜末5克、油10克、干辣椒4克

做法

1.芥菜疙瘩去皮擦子擦成细丝

2.锅里放油,把辣椒、蒜末炸出香味

3.把芥菜丝放进锅内快速翻炒

4.加入1勺蚝油、酱油、1勺糖、1勺老抽、1勺鸡精调味

5.炒至几乎没有多余水分,即可出锅装盘

芥菜是北方秋季常见的家常菜,做上一小盘香辣芥菜丝,作为冬天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小菜是极好的,早上拿出这个小菜,搭配馒头粥,非常好吃。

芥菜含有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C和维D很丰富。具体功效有提神醒脑,芥菜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是活性很强的还原物质,参与机体重要的氧化还原过程,能增加大脑中氧含量,激发大脑对氧的利用,有提神醒脑,解除疲劳的作用。

其次还有解毒消肿之功,能抗感染和预防疾病的发生,抑制细菌毒素的毒性,促进伤口愈合,可用来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还有开胃消食的作用,因为芥菜腌制后有一种特殊鲜味和香味,能促进胃、肠消化功能,增进食欲,可用来开胃,帮助消化。

最后还能明目利膈、宽肠通便,是因芥菜较粗硬、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食用纤维素,故有明目与宽肠通便的作用,可作为眼科患者的食疗佳品,还可防治便秘,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秘者食用。

芜菁和白萝卜这两种蔬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两者是有区别的,首先它们的属就不一样。

芜菁为芸薹属,萝卜则是萝卜属

芜菁,大头菜,又称大头芥,根如圆萝卜,盐腌晒干作咸菜名梳菜。

白萝卜是根菜类的主要蔬菜,属十字花科萝卜属的二年生植物,常见植物,生食熟食皆可。

拓展资料

清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编修的《如皋县志》载:“萝卜,一名莱菔,有红白二种,四时皆可栽,唯末伏初为善,破甲即可供食,生沙壤者甘而脆,生瘠土者坚而辣。”其色白,属金,入肺,性甘平辛,归肺脾经,具有下气、消食、除疾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热、便秘、吐血、气胀、食滞、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畅等,白萝卜很适合用水煮熟后,喝萝卜水,放点白糖,可以当做饮料饮用,对消化和养胃有很好的作用。

槟榔是什么

槟榔

[1]betel

学名槟榔(Areca catecthu L.)

别名槟榔玉、槟门、槟楠、尖槟

科属棕榈科Palmae,槟榔属Areca L.

亦作Areca Nut、Pinang或Penang。

两种不同植物种子的总称,在南亚和东印度人们取之咀嚼。估计世界上有1/10的人有嚼槟榔的习惯。槟榔子是棕榈科(Palmae)槟榔树(Areca catechu)的种子。而槟榔叶是胡椒科(Piperaceae)蒟(Piper betle)的叶。槟榔树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4050迟),直径约45公分(18吋)。叶大,69枚簇生於茎顶。果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于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乾,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咀嚼时,卷少许于蒟叶内,加少量酸橙共嚼,以促使唾液分泌和放出刺激性的生物碱。有时还加入少许小豆蔻、姜黄或其他芳香剂。结果产生大量砖红色的唾液,把嘴、嘴唇和牙龈都染成橘红色。但爱嚼槟榔者的牙齿并不是被槟榔汁液染黑,而是人为染黑的。槟榔子是劣等儿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碱是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药。

[编辑本段]特征与特性

(一)植物特征 树干笔直,圆柱形不分枝,胸径1015厘米,高1013米以上。茎干有明显的环状叶痕,幼龄树干呈绿色,随树龄的增长逐渐变为灰白色。叶丛生茎顶,羽状复叶,长1.32米,叶柄三棱形,环包茎干。小叶长披针形,表面平滑无毛。肉穗花序,佛焰苞黄绿色;花单性,雌雄同株,花被6;雄花2列,互生于花序小穗顶端,花小而多,约2000余朵;雌花着生于花序小穗基部,花大而少,约250550朵。雄槟榔树(Areca catechu)的种子花有退化雄蕊6枚,花桂3枚,子房上位,一室。坚果,卵圆形;种子1粒,圆锥形。

(二)生物学特性 槟榔生长在热带季风雨林中,形成了一种喜温、好肥的习性。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16时落叶;5时落果;3时叶色变黄,果实发黑脱落;-10以下植株严重死亡。一般在海拔低的地区生长较好。其喜湿而忌积水,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则对生长有利。一般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的地区都能生长。空气相对湿度高(80左右)又长期稳定对生长有利。一般幼苗期荫蔽度宜50,至成龄树应全光照。槟榔经济生命长短,土壤是关键。喜欢生长于土层厚、表土黑色、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壤土,底土为红壤或黄壤最为理想。其一般定植后78年开花结果,2030年为盛果期,寿命最高可达100年以上。果实采收后种子有果内后熟的特性。黄色成熟果实发芽率64.3。果实失水即降低发芽率。在室内催芽,日均温26.41,日温变化平均差1.8,发芽率98。

[编辑本段]分布状况

主要分布在中非和东南亚,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我国引种栽培已有1500年的历史,海南、台湾两省栽培较多,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

[编辑本段]中药规格等级

现行槟榔规格标准如下:

一等 干货。呈扁圆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色或棕色。质坚实。断面有灰白色与红棕色交错的大理石花纹。味涩微苦。每1000g 160个以内。无枯心、破碎、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呈扁圆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质坚实。断面有灰白色与红棕色交错的大理石样花纹。味涩微苦。每1000g 160个以上,间有破碎、枯心不超过5;轻度虫蛀水超过3。无杂质、霉变。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 宜选无低温地区和潮湿疏松肥沃的土壤。坡变较大的可开行距3米的等高环山梯田。梯田面向坡内倾斜角15左右。定植前12个月按株距2米挖穴。让土壤充分风化。穴宽50厘米,深40厘米,每穴施土杂肥或厩肥10千克作基肥,同时回表土至满穴。另外,可在行间种速生快长的飞机草或豆科植物作临时荫蔽,有抑杂草生和保土壤湿度作用。

2.繁殖方法

(1)选种 母树应选择1530年生,结果正常无病虫害,单株结果不少于300个,果托不少于3托,叶片8片以上,茎干上部节间较短的植株。一般选第二、第三托的果实作种适宜。成熟的果实以卵形、椭圆形为好,果熟时呈金黄色为最佳。

(2)催芽 产区多采用堆积催芽法。果实采下后晒12天,果皮剪去14。然后在选好的地上堆种,一般堆种厚度20厘米以下,若种子多应每隔11.2米留一条人行小道,以便淋水、检查等管理工作。堆好后,盖上一层稻草保温,经1520日后每78日检查1次发芽情况,同时拣出发芽种子育苗。苗床日平均温度低于36.1。日最高温度低于36.5为宜。若超过上述温度时就可能烂果。

(3)育苗

①营养袋育苗 营养袋为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塑料薄膜制成。袋下有4个小孔以便通气透水。营养土按1:1的表土与腐熟牛粪混匀,占袋45,再装入河沙至满袋,以免表面土板结,每袋放1粒种子,淋透水,保持湿润。

②苗床育苗 选近水源土质疏松肥沃砂质壤土或壤土为育苗地,经犁翻耙平施下厩肥或塘泥作基肥与土壤拌匀做畦,畦长45米,宽1米左右,高1215厘米,并在畦面铺一层4厘米的细沙。按20厘米30厘米株行距挖穴,每穴1粒种子。待第一片小叶展开时施稀薄人粪尿或硫酸铵,每月12次,年除草及培土34次。

③定植 槟榔苗生长约1年,高5060厘米,56片叶便可定植。海南以春季23月或秋季810月,云南以56月,温暖多雨时节定植。最好选阴天定植,定植前12天浇透水。定植时去营养袋,盖草、淋足定根水,保持荫蔽和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

(1)幼龄树每年除草24次,并进行培土。

(2)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化肥。幼龄期3年内每季度施肥1次,在树冠外围挖穴或开沟,按四个方向交替施肥。每次每株施人粪尿约5千克或硫酸铵2550千克,混合绿肥5千克,并覆土浇水。3龄以后呈开花结果前每年春、秋季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绿肥或厩肥10千克,混合硫酸铵100150克、过磷酸钙150250克。开花结果树每年3月及10月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绿肥或厩肥10千克,加入尿素100150克、过磷酸钙250500克、氯化钾100150克。

(3)排灌 槟榔喜潮湿环境,但不要积水,以防烂根。

(4)荫蔽 定植后3年为槟榔幼龄期,需荫蔽以保湿。间作物可选灌木药材,但要增施肥料,保证其茁壮成长。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叶斑病 主要有以下几种:叶点霉叶斑病(Phylio-sticta arecae Diedecke.),多毛孢属叶斑病

(2)果腐病 (Hyalodendron sp.)和(Fusarium sp.)引起青果蒂褐色腐烂,导致落果。防治同上。

(3)果穗枯萎病 (Colletotri 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为害果穗、果实。防治方法:清除落果落叶,集中烧毁。幼果、青果期间用炭疽福美、多霉灵喷雾防治。

(4)根腐病 (Phytophthora sp.)为害苗。防治方法:控制土壤湿度;发生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8001000倍液灌根;发现病株即时拔除并用石灰消毒病穴。

(5)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主要害虫。防治方法:清园,春季3、4月结合施肥施3呋喃丹颗粒剂0.25千克株,施在根际挖深约10厘米半环沟,并覆土压实,或于4、5月和8、9月喷药两次,药剂用Bt乳剂100倍液加3苦楝油或Bt乳剂100倍液加10可百可乳油10毫克升喷雾。

[编辑本段]采收与加工

1.采收 一般采收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112月采收青果加工成榔干。以采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茎部带宿萼,剖开内有未成熟瘦长形种子的青果加工成榔干品质为佳。第二时期,36月采收熟果加工榔玉。以采收圆形或卵形橙黄或鲜红熟果,剖开内有饱满种子的成熟果实加工成榔玉为佳品。

2.加工

(1)榔玉 将成熟果实晒12天,然后放在烤灶内用干柴火慢慢地烤干,约710天取出待冷,砸果取榔玉再晒12天即可。一般100千克鲜果可加工成榔玉1719千克。

(2)榔干 采下青果去枝,然后置果实于锅内加水煮沸约30分钟,捞出凉干,再将果实放置于烤灶内用湿柴文火烘烤。约烤23天翻炒1次,连翻两次便可。约810天用木棒从上面直插底层,如一插便入,说明底层已干,此时取出即成榔玉。一般100千克鲜果可烤得2025千克。

(3)大腹皮 将成熟果实纵剖成半,剥下果皮,晒干,打松干燥即得。

(4)槟榔花 取尚未开放的雄花干燥而成。以土黄色或淡绿色为佳品。

[编辑本段]作用

种子可入药,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的功效,是我国名贵的“四大南药”之一。主治虫积,食积、气滞、痢疾、驱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兴奋作用。

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又有“洗瘴丹”的别名。因为瘴疠之症,一般都同饮食不规律、气滞积结有关,而槟榔却能下气、消食、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

草药名: 槟榔(betel nut)

常用的驱虫药。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中国的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槟榔味苦、辛,性温 。归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下气,行水。主治虫积,如蛔虫、绦虫、蛲虫、姜片虫等,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疟疾等病证。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槟榔有驱虫、抗病毒和真菌等作用。

略有人吃了老打咯.属正常现像.

[编辑本段]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

[编辑本段]采集

冬、春果实成熟时采收。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其种子,晒干。

[编辑本段]药材

干燥种子呈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径2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颜色较浅的网形凹纹,并偶有银色斑片状的内果皮附着。

[编辑本段]食用

槟榔果可以食用,沾卤水咀嚼,初次咀嚼者会面红、胸闷,属于正常现象

[编辑本段]毒性

槟榔本身有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于2003年8月发表专论公布“槟榔果实本身即是第一类致癌物”,亦即槟榔果实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有致癌风险。

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甚至胸闷,出汗,头昏致休克,不可吞食,.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害处

根据医学上的统计,嚼食槟榔与口腔癌有密切的关系。例如:

1.台湾的口腔癌患者80以上有嚼食槟榔的习惯。

2.口腔癌的发生率因近年来嚼食槟榔人口的增加而逐年上升。

3.嚼食槟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机率比一般人高20倍。

由此可见,嚼槟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其次,乱吐槟榔汁与残渣,不仅会影响市容,且有碍观瞻,有些不肖的槟榔业者,常用尽各种花招来招揽客人,尤其是『槟榔西施』到处可见,对于儿童们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善良风俗,都有不良的影响。

再者,由于贩卖槟榔的利润很高,有些人就在并不适合种植槟榔的山坡地大肆种植,而造成水土流失,当台风来时,很容易产生土石流,造成人民生命与财产的损失。

(一)常见之危害:

嚼食槟榔,除了使牙齿变黑、磨损、动摇、牙龈萎缩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还会导致口腔癌。据调查,百分之八十八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槟榔的习惯。

(二)严重之健康危害:

1.槟榔诱发的癌症前期病变:

(1)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常见于颊黏膜,其次为颚区。口腔黏膜会有烧灼感,溃疡、变白,最后造成张口及吞咽困难。其中有部分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病人,会变成口腔癌。

(2)口腔黏膜白斑症:

常见于颊黏膜、舌、口底及唇角。黏膜白斑会慢慢由清白变混白,其中亦有一部份白斑病人会变成口腔癌。

2.口腔癌:

槟榔俗称菁仔,其成份中的「槟榔素」具有致癌性。其添加的「石灰」则为助癌剂。世界卫生组织经回顾嚼槟榔与癌症之相关文献,所作之结论:

(1)烟草伴同槟榔一起嚼食确定为人类致癌原因。

(2)抽烟且嚼食槟榔,易导致口腔癌及咽喉癌。

为了您的健康请勿嚼槟榔,如吸烟者更须戒除,因为两者合并使用,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且吸烟、嚼槟榔又合并喝酒,则有更加乘的致癌效果。

3.牙齿之伤害

因嚼食动作频繁,超出正常负荷,造成牙齿咬耗(磨损),以及牙床动摇。

嚼食槟榔的人口急剧的在成长,在台湾估计已超过260万人;嚼食槟榔者之平均年龄层亦有逐渐下降之趋势;而嚼食槟榔之普遍性也从低社会经济地位和劳动阶级人口,扩展到白领阶级高知识分子。槟榔为「红唇族」的最爱,农民眼中的「绿色黄金」,但它却是台湾人民健康和水资源的最大杀手。根据统计台湾5万多公顷的槟榔园(相当2个台北市大),除每年造成水资源损失约40亿公吨及严重破坏林地外,国人一年花费在吃槟榔的金额更高达900多亿,相当于半条高速公路之造价,相当惊人。更可怕的是它的致癌和促癌作用,更使得国人之口腔癌,跃升为十大癌症死亡原因之列。因此如何推动槟榔防治工作,减少国人嚼食槟榔之嗜好,亦成为卫生单位的工作重点之一。

生理的危害:除可能罹患口腔疾病、口腔癌外,食用过量会产生中毒症状,轻则兴奋、眼神呆滞、全身发抖、走路不稳、行为怪异或粗暴;重则导致急性精神病,包括听幻、自我膨胀、被迫狂想、谵妄乱神等。

经济的危害:随地吐槟榔汁,会被取缔罚锾;食用槟榔价钱昂贵,增加支出负担;医疗费用。

社交的危害:吃久了,牙齿变黑、嘴巴变红,外观相当不雅。

环境的污染:随地吐槟榔汁不但污染环境有碍观瞻,吐出槟榔汁中的细菌会随风飘散,吸入大众的肺里。

水土保持: 由于槟榔树属浅根性,大量面积种植,会严重破坏水土保持。

[编辑本段] 炮制

槟榔:拣去杂质,以清水浸泡,按气温情况换水,至泡透为止,捞起,切片,晾干。

炒槟榔:取槟榔片置锅中,文火炒至微微变色,取出,放凉。

焦槟榔:用武火把槟榔片炒至焦黄色时,喷洒清水,取出,放凉。

[编辑本段]性味

苦辛,温。

性状

为类圆形。表面有灰白色与棕色交错得大理石纹理。质坚脆易碎。气微,味涩而苦。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编辑本段]功用主治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

[编辑本段]考证

出自李当之《药录

1.《南方草木状》: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枝不小,调直亭亭,千万若一,森秀无柯。端顶有叶,叶似甘蕉,条派(脉)开破,仰望眇眇,如插丛蕉于竹杪;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实,实大如桃李,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御卫其实也。味苦涩。剖其皮,鬻其肤,熟如贯之,坚如干枣,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则滑美,下气消谷。出林邑。

2.《雷公炮炙论》:凡使槟榔,取好存坐稳、心坚、文如流水碎破、内文如锦文者妙。半白半黑并心虚者,不入药用。

3.陶弘景:槟榔有三、四种: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涩;核亦有大者名猪槟榔;作药皆用之。又小者,俗人呼为槟榔孙,亦可食。

4.《纲目》:大腹子出岭表、滇南,即槟榔中一种腹大形扁而味涩者,不似槟榔尖长味良耳,所谓猪槟榔者是矣。盖亦土产之异,今人不甚分别。按刘恂《岭表录》云,交、广生者,非舶上槟榔,皆大腹子也、彼中悉呼为槟榔,白嫩及老,采实啖之,以扶留藤、瓦屋子灰同食之,以祛瘴疠,收其皮入药,皮外黑色,皮内皆筋丝如椰子皮。又《云南记》云,大腹槟榔每枝有三、二百颗,青时剖之,以一片蒌叶及蛤粉卷和食之,即减涩味。观此一说,则大腹子与槟榔可通用,但力比槟榔稍劣耳。

5.《本草新编》:槟榔,味辛、苦,气温,降,阴中阳也,无毒。入脾、胃、大肠、肺四经。消水谷,除痰癖,止心痛,杀三虫,治后重如神,坠诸气极下,专破滞气下行。若服之过多,反泻胸中至高之气。善消瘴气,两粤人至今噬之如始。古人疑其耗损真气,劝人调胃,而戒食槟榔。此亦有见之言,然而非通论也。岭南烟瘴之地,其蛇虫毒瓦斯,借炎蒸势氛,吞吐于山巅水溪,而山岚水瘴之气,合而侵人,有立时而饱闷晕眩者。非槟榔口噬,又何以迅解乎。天地之道,有一毒,必生一物以相救。槟榔感天地至正之气,即生于两粤之间,原所以救两粤之人也。

相关文章
  • 马齿苋的作用和功效,马苋菜的作用和功效

    马齿苋的作用和功效,马苋菜的作用和功效

    你好!马齿笕有清热解毒、祛湿止带功效,适用于湿热下注、带下色黄、黏稠味臭、小便短黄、口渴口苦、舌红苔黄、脉滑者,亦可用于湿热泄泻、痢疾等。能驱虫功效,适用于小儿钩虫病。该品有清热解毒、止泻痢、除肠垢、益气补虚功效,适用于治疗久痢。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 title=马齿苋的作用和功效,马苋菜的作用和功效

    2023-01-31 阅读全文
  • 中药苍术长什么样,苍术中药起什么

    中药苍术长什么样,苍术中药起什么

    苍术是一味中药。名字听起来不起眼,甚至很多人没听说过,但是一定不要小瞧它。苍术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很大作用,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尤为突出,深受很多糖尿病患者喜欢。 苍术一般都是野生的,根状茎呈斜生或是直立状,茎的中下部一般为紫红色。采挖一般是在春秋季节,尤其是秋天。把根茎挖出来之后除去残根和须根还有上面的泥土。 苍术有健脾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震亨]曰:苍术治湿,上中下皆可用……故苍术为足阳明经药,气味辛烈,强胃强脾,发谷之气。《本草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

    2023-01-13 阅读全文
  • 茴香茶的功效与作用
  • 人参枸杞红枣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 荆芥的家常吃法,荆芥的吃法有哪些

    荆芥的家常吃法,荆芥的吃法有哪些

    荆芥的吃法很多,1.可以用蒜泥凉拌,2.下汤面条,出锅时加入。3.做番茄汤之类的咸汤出锅加入提味。4.拌黄瓜,拌凉皮吃。总之,吃法很多。大叶荆芥是芳香类植物,类似于香菜,罗勒,用来提味增鲜的。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 title=荆芥的家常吃法,荆芥的吃法有哪些

    2023-01-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