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功效与作用
当前位置:中药大全 > 功效与作用 >

优草螽,优草螽饲养

时间:2023-01-25 18:32:07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分享至:

叫声像蝈蝈,长得像蚱蜢,但是头是尖尖的,是什么昆虫?

禾虾,学名稻蝗。昆虫科,直翅目,散居型动物。躯体细长、头尖、鲜红色嘴嚼式口器,后足强大,善造较多。全身透明,色泽随禾叶而变化,禾稻未熟时呈青绿色,稻熟则变为微黄乳白色。幼虫时以秧苗嫩叶汁为食,成虫后啜食未熟谷穗浆液。除足及小嘴为软甲壳质外,全身软绵绵,肠脏极细小,透过皮肉可见。腹内全是乳白色脂肪质。本来是害虫,由于鸟雀琢食及人们捕捉,繁殖量很少,故对禾稻为害不大。

这是什么鸣虫?

尖头蚱蜢,为蝗科动物稻叶大剑角蝗Acrida lata Motsch.和中华蚱蜢Acrida turrita L.的全虫。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川、广东等地。

别    名:扦担蚂蚱、老扁担、尖担牙子、小尖头蝗、老扁、挂搭扁

这种虫子叫什么名字?长得很像蚂蚱,但是不太敢确定。

虫子叫优草螽,这种触角和身体一样长的属于螽斯科,不是蚂蚱,蚂蚱的触角很短。

优草螽怎么分公母

优草螽区分公母:根据体型和尾部,还有背部的发音镜来区分。

雌虫体较雄虫略大,黄绿色的产卵管形如尖剑,平直而略向上翘,有3~4厘米长。雄虫背部的发音镜透明发亮,形状、色泽都较美观,其尾须呈钩状。

鼻优草螽如何养殖?

1.鼻优草螽发育经过卵、若虫和成虫3个时期。各龄若虫之间形态指标存在显著差异,雌雄差异不明显。若虫从2龄开始长出翅芽,并在2龄后就可辨别雌雄,雄虫一般有两种体色,会在3龄后会出现变化。 2.鼻优草螽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年发生1代,主要以卵越冬。以成虫(多为雌虫)或卵越冬。越冬卵于5月上旬开始孵化若虫,孵化期较长,一直延续至7月上旬,出土极不整齐,可出现1龄若虫与成虫同时出现的情况。鼻优草螽成虫和若虫白天均不活跃,喜欢活动。蜕皮和羽化一般多发生于上午8~10时和15~17时,成若虫有很强的趋湿性,1-2龄若虫有群集现象。在刚蜕皮或羽化以及食物不足的条件下不足时,成虫和若虫中常发生自残现象。 3.鼻优草螽一般白天不取食,下午取食频率相对较低,而从傍晚18时开始,取食频率逐渐增加,19~20时为其取食高峰期。取食范围和取食喜好随虫龄的增加而变化,1-3龄若虫仅取食牛鞭草及少量空心莲子草,4龄后还会取食水稻叶及谷粒,对空心莲子草的取食频率最低。 4.若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不同温度下的各龄若虫发育历期差异性显著,19~C-31℃范围内,各龄若虫发育历期分别为1龄6.4~15.0d,2龄6.9~15.8d,3龄7.1~16.1d,4龄7.3~16.6d,5龄7.6~16.9d。整个若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1.61℃,有效积温为718.06日度。 5.鼻优草螽雄虫鸣叫高峰期18~22时。成虫傍晚18时开始进行交配,直至凌晨2时,19-21时为其交配高峰时间,这与雄虫鸣叫高峰相符合。求偶和交配均与鸣叫有关,交配率与单位时间内的鸣唱长短相关,雄虫1h内鸣叫时间越长,交配率越高。

绿色的有两条触角,有粗壮的大腿的昆虫有哪些

饰蟋螽、草螽、优草螽、条螽、掩耳螽、近十似条螽、麻螽、异斑螽、华绿螽、亚叶螽、巨拟叶螽、库螽、暗褐蝈螽、中华剑角蝗、青脊竹蝗、稻蝗、棉蝗、短额负蝗.

相关文章